“你要何好处都可以,只要我办得到……不!只要能让我再见十三一面,纵然我办不到,我也一定想法子办得到!”崔瑜等了将近二十年,现今他已快进入不惑之年,他没时间可以再等个二十载。
故而只要有机会,他必然要倾尽一切抓住。
诸如此类的话语,孟十三亦非头回听到崔瑜如此保证,此前听到,她尚未真正入过心,此刻再听到,她必须承认,若非不是被迫成为孟良辰,她怕是到崔瑜百年后成为一堆白骨,她都不知她入世时,随意交到的凡人好友里,竟有这么一位因她之故而蹉跎岁月,耗尽一生都在等她再见她一面,当面要她一个必拒的答案。
她缓缓道:“我开玩笑的,倘若十三姨进京,不必崔七公子给我何等好处,我都会第一时间告知崔七公子。”
崔瑜闻言,激动慢慢下落,他渐渐恢复了日常的温润自持:“多谢。”
“从我第一次主动找上你,请你帮忙,时至今时今日,你也是因着要护我周全,方亲自带了那么多人上山来,不管你是领了谁的命令,就冲你怕我跨过此护栏,继而招来不好的事情,你便急匆匆赶过来阻止我告知于我此举,你便值得我回报同样的真诚。”孟十三实诚地说道,“互助,不必言谢。”
到最后,她也没有听到具体的什么不好的事情。
但她闲着无事,抱着好奇想要了解一二,崔瑜想着也跟着听一听,于是两人结伴,一同前往念影的禅房,请教姻缘树相关传言的来龙去脉。
念影的禅房离主殿小院不远,隔着一条长长的走廊,中间一个小跨院,便是念影居住的禅房。
念影日常甚少见香客,闻得是天官之孙与清河崔氏,她方让小道姑请两人入内一叙。
孟十三和崔瑜被小道姑领着前往念影禅房的途中,长安和湖峭还好,都沉得住气儿,就宝珠的话儿有些没藏住:“还真如传闻一般,直上道观的观主,寻常人真见不着。”
闻此言,小道姑能听到,却也只回头瞧了宝珠一眼,便微笑着回道:“观主日常繁忙,想见观主的香客又多,若是每位香客都见,观主怕是要忙到连做早课的时间都没有,此般情形,观主唯有设下接待的规矩,方不会正反颠倒。”
小道姑生得普通,是教人见过也记不住的长相,可她的这一番话语,却同时教孟十三和崔瑜记住了她的长相。
圆脸,弯眉,小眼,肉鼻,薄嘴,嘴边还有一颗贪吃痣。
宝珠见小道姑答她了,她又接着往下问:“什么规矩?”
小道姑还是微笑,却是转过头去,安静地继续领路。
竟是不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