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大唐双龙传(改变)

………………

光阴似箭,倏忽而过。

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尽,位于“合兴隆”总舵深处,一间名为“莲心堂”的议事厅内,已是灯火通明。

此处虽名为“堂”,实则是一处极为宽敞、陈设奢华的所在。地面铺着来自西域的厚重团花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四壁并非寻常砖石,而是以上好的紫檀木镶嵌,雕琢着繁复而诡异的莲花纹路,那莲花形态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恣意盛开,更有甚者,花瓣边缘竟带着一丝丝血色脉络,透着一股妖异的美感,正是天莲宗的标志。

堂内并无窗户,光线全靠墙壁上镶嵌的数十盏长明铜灯提供,灯油显然掺了特殊香料,燃烧时散发出一种清冽中带着一丝甜意的气息。

巨大的穹顶之上,绘着一幅更为巨大的《万莲朝宗图》,中心一朵墨莲仿佛漩涡,吸引着周围无数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莲花向其朝拜。此刻,堂内静谧,只有偶尔灯花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以及……翻阅卷册和拨动算盘的细微声响。

绾绾端坐在原本属于安隆的那张宽大无比、由上整块紫檀木雕琢而成的莲花宝座之上。这张座椅过于庞大,衬得她纤细玲珑的身形愈发显眼。

绾绾今日并未穿着那标志性的绯红衣裙,而是换了一身较为庄重的墨绿色襦裙,裙摆上用银线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少了几分娇媚灵动,却多了几分沉静与威仪。如云秀发也一丝不苟地绾成了一个精致的坠马髻,只簪着一支素雅的青玉莲花簪,露出线条优美的天鹅颈。

面前宽大的紫檀木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卷宗、账册几乎将绾绾淹没。左侧是“合兴隆”遍布巴蜀乃至部分中原地区的产业明细、往来账目;右侧则是天莲宗门下弟子、附庸势力的名册、履历以及错综复杂的关系图谱。

绾绾一手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纤细的手指逐行掠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另一只手则握着一支狼毫小楷,不时在一旁的宣纸上记录下关键信息,或画上只有她自己才懂的标记。她的神情专注,秀眉时而微蹙,时而舒展,美眸中闪烁着冷静分析的光芒,与那个巧笑嫣然的妖女判若两人。

孙七娘和欧阳虚则分坐在下首左右两侧的楠木交椅上,姿态恭敬,甚至可以说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孙七娘今日穿着一身较为素雅的月白绛纱裙,试图遮掩住往日的风情,但那成熟妩媚的体态和眼角眉梢不经意流露出的风情,依旧难以完全掩盖。她手中也捧着一本账册,却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时不时地偷偷瞟向宝座上的绾绾,眼神复杂,既有深入骨髓的敬畏,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嫉妒和不安。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绢帕,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自从那夜被种下“玄冰禁制”后,她每一刻都活在无形的恐惧之中,生怕那令人发狂的奇痒不知何时便会再次发作。

欧阳虚依旧是那副病痨鬼的模样,脸色蜡黄,不时掩嘴低咳几声,但比起那夜的惊恐万状,此刻显得镇定了一些,只是这份镇定之下,是更深的阴郁和顺从。他面前摊开一份人员名册,手中拿着一杆狼毫,似乎在核对信息,但眼神闪烁,显然心思也并不完全在名册之上。偶尔抬眼看向绾绾,目光迅速扫过她正在翻阅的账目类别,又飞快垂下,像是在评估这位新任“上司”的深浅和意图。

除了他们三人,长案旁还垂手侍立着四名身着青衣、面无表情的中年人。这四人乃是“合兴隆”的大掌柜或核心账房,掌管着具体某一条线的生意,此刻被召来,是负责解释账目、回答询问,以及记录新的指令。

几人虽然低着头,但眼角余光却忍不住偷偷瞥向主位上那位年纪轻轻、容颜绝美、却能让孙七娘和欧阳虚这两位宗内实权人物如此俯首帖耳的红衣少女,心中充满了惊疑与猜测。关于宗主安隆“练功走火入魔,功力尽废,由孙长老和欧阳长老暂代宗务”的消息,已经在宗内高层中小范围传开,但具体内情,他们却一无所知,只知道,天莲宗的天,已经变了。

“啪!”

绾绾将手中一本账册合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了堂内的沉寂。她抬起眼,目光落在孙七娘身上,声音平和:

“孙长老,‘合兴隆’在渝州的三处盐井,去年上报的产量是十五万担,但实际入库并登记在册的,只有十一万担。另外四万担盐,去了哪里?账面上记载的是‘路途损耗’和‘孝敬地方’,这损耗未免也太大了些?还有,所谓的‘孝敬’,具体是哪些人?每一笔,我要看到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