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夹缝中的张邈

两日后。

河内,汲县。

汲县位于朝歌以西,黄河北岸,在明清时期有着南通十省,北拱神京的美誉,凸显了汲县特有的交通优势,以及巨大的战略地位。

当然,在汉代,汲县地理位置同样重要,其中大名顶顶的黄河名渡,延津渡,就在汲县对岸。

当年,赵云与蔡邕传檄天下诸侯,起兵讨董时,前去酸枣会盟的河北诸侯,都是从汲县渡过黄河。

由此可见,汲县的重要性。

两日前,姜囧在朝歌开城投降,高顺分出一部甲士看押降兵后,当即与徐晃兵进汲县。

此刻,汲城外,兵马云集,不仅有高顺、徐晃二将麾下的两万六千大军。

还有郝萌麾下一万两千河内军。

以及从上党壶口关,沿白陉古道杀入河内的苏由本部两千人马。

四支兵马,合计四万。

当然,河内并非汲县这四万大军,在河内河阳、温县两地,还有从箕关杀入河内的方悦,以及从上党天井关南下的何茂。

何茂麾下有三千白袍军,屯驻在温县,与对岸孟津关隔河相望。

而方悦麾下有五千白袍军,则屯于河阳,虎视南岸小平津关。

可以说,赵云已对河南尹形成西、北两个方位的压制。

而此刻,合兵汲县的高顺,一旦跨过黄河,就能对河南尹形成东进压制。

届时,洛阳就会遭到西、北、东三个大方位的夹击。

汲城外,中军大帐内,制作精细的舆图格外引人注目。

舆图前,伫立着数名大将,徐晃、苏由、郝萌亦在其中。

只见,高顺手中木杆,指着大河对岸延津,目光投向郝萌,说道:

“三日后,不管张孟卓同不同意我们过河,我方都要南渡,我意郝将军为先锋!”

汲县对岸延津渡,隶属兖州陈留酸枣县,是陈留太守张邈的地盘。

当日,在高顺与徐晃合兵内黄时,高顺就按照赵云的吩咐,派人去陈留与张邈协商,打算从延津跨过黄河。

但这都好几天了,张邈那边还没有回复,派去交涉的使者也没有回来。

不过,高顺等不及了,因为派去中牟劝降李肃的使者已经回来,并且李肃今早传讯,吕布已命他撤往虎牢关。

李肃的意思是,希望高顺赶紧过河,他配合高顺拿下虎牢关。

所以,高顺等不及了,如果张邈还是不给回复,那他只有强渡黄河,夺取延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