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芜芜一回来又说不舒服,杨氏也一直陪着,他都没多想。

直到今日来早朝,进大殿时,不少大臣路上都来同他说话,还说,“侯爷真真是有个好女儿啊,侯爷也是大义,收养的女儿……对她还如此好。”

这说有个好女儿,说的自然是福安郡主。

话外的意思是,武安侯有个亲生的好你女儿不知疼惜,还往外推,偏生把一个收养的当成宝,还是个人品低劣之人。

哪知武安侯还以为几位大臣会夸沈元芜诗会上拔得头筹。

武安侯就笑道:“多谢几位夸赞,小女也是略胜一筹,她的才学自比不上真正的才子们,只是作诗上面有些天赋罢了。”

几位大臣脸色古怪,看了武安侯几眼,都没再同他说话。

现在听到宣甄公进殿,不少大臣又频频朝着他看来,武安侯心里咯噔一声,知道昨儿可能出事了,进殿前是他误会了几位大臣的话。

武安侯冷汗淋漓,腿肚子打颤。

宁元帝看着甄公进殿,忙说,“老师今日进宫,可是有什么事情要禀。”

甄公叹息一声,“圣上,大宁自太祖皇帝建朝以来,从未有过重文轻武,或者重武轻文之事,在大宁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为大宁的繁荣昌盛所努力。在太祖皇帝,还有先帝以及圣上您的带领下,从未发生过科场舞弊之事,学子们都是凭着真本事入朝堂,本都是绝好的榜样,谁知在昨日诗会上竟是发现舞弊之事,那人竟还有封号,老夫无法坐视不管,任由此人败坏了文人风骨,败坏先帝给的封号啊。”

“诗会?”宁元帝问道:“老师,昨日中秋诗会上可发生了什么事情?”

甄公就把昨日诗会上的事情当众说了出来,宁元帝越听脸色越是难看,忍不住瞪了头都快缩进肚子里的武安侯。

有其他还未听闻此事的大臣,也是啧啧称奇,交头接耳。

说得当然不是什么好话。

这些文臣骂起人来,没有一个脏字,却比带脏字还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