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老周带他们见了从孤儿院救出的孩子们。
二十多个孩子挤在渔村的小学堂里,大多还很虚弱,但已经能够玩耍和欢笑。
一个约七八岁的女孩独自坐在角落,手腕上还带着“37号”的标签。
“她就是一直念叨小雨姐姐的孩子,”老周低声说道,“真名李素梅,但小雨给她起了个小名叫‘小蝴蝶’。”
郭嘉玲蹲到小女孩面前,问道:“你认识林小雨姐姐吗?”
小女孩点点头,大眼睛里满是警惕:“小雨姐姐教我认字,说蝴蝶能飞过大海,她死了吗?”
郭嘉玲不知如何回答。
胡天佑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林小雨的信:“这是小雨姐姐留给你的,她说,要像蝴蝶一样勇敢。”
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接过信,虽然她还认不全上面的字。
胡天佑注意到她的手腕上除了编号,还有一个小小的蝴蝶纹身,和林小雨笔记扉页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返回城区的路上,胡天佑和郭嘉玲看到了一些变化。
街道上多了些行人,市场重新开张,虽然物资匮乏,但生活仍在继续。
“香港还活着,”郭嘉玲轻声说道,“尽管经历了这么多。”
胡天佑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落在远处一队日军巡逻兵身上,领头的军官正在张贴新的通缉令——上面赫然是他和郭嘉玲的画像。
“我们该走了,”他拉着郭嘉玲转入小巷,“去完成最后一件事。”
黄昏时分,他们来到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
陆小曼的墓很简单,只有一块粗糙的石碑和几束已经枯萎的花。
胡天佑跪在墓前,手指轻轻抚过碑文。
“我们做到了,小曼,”他低声说道,“日本人拿香港做实验的计划被阻止了。”
郭嘉玲放下一束刚采的野花:“铁梅也在这里就好了,她们应该在一起。”
胡天佑从口袋里取出王铁梅的身份牌,轻轻埋在陆小曼墓旁:“她们一直都在,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战斗里。”
暮色渐浓,坟场安静得只能听见风吹过树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