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楚翼见此莫名生出一种“一年也太长”的唏嘘,何况三年?
也不知那个楚笙先生是怎么想的,竟然写了一首“三年是一朵花开的时间”在《翼京周报》上发表。
弟弟马楚阳把报纸带过来的时候,马楚翼看了以后就觉得这个“楚笙先生”脑子有问题,谁家的花要开三年?
觉得楚笙先生脑子有问题的,不止是马楚翼,还有一大堆擅长诗词的文学大家,纷纷撰写文章讨伐楚笙先生。
他们认为楚笙先生的这首诗就是个四不像,诗不像诗,文不像文,简直有辱斯文。
最气的是,这种东西还登在《翼京周报》上。这是要带歪所有读书人吗?
可就是有一帮读书人被带歪了,纷纷模仿这种诗体,大有一种解放心灵之感。
五字七字诗固然好,可多出来一种打破旧体诗格律的新诗又有什么不好?
百花齐放,才是进步的标志。
文人们风起云涌,一帮人讨伐楚笙先生,一帮人维护楚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