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剩下发展民生这个重担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孤身上的担子还需要舅舅帮忙分担个一二啊,”
长孙无忌站起身,恭敬的施了一礼,“臣分内之事,殿下您言重了,”
李治赶忙起身,伸手在空中虚扶了一下长孙无忌,
“舅舅,你这个点子说道孤的心理去了,所谓一事不烦二主,你能不能拟一份奏折,递交上去,”
“到时候孤可以拿着奏折去找父皇请示,想来父皇应该会答应的,”
李治完全没有意识到长孙无忌话里留了一个小伏笔,那就是高句丽,他并没有同李治说出李世民的想法。
高句丽不是打不下来,打下来也没有什么难度,无非就是多耗费一些国力罢了,有营州作为后勤补给的大本营,再加上幽州作为第二道补给点。
甚至还有那些火药,营州产的神兵利器,理应不难,之所以留下,还不是为了给李治留下一些威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只有危机并存,才能不断警醒世人,
难不成让百姓的血性在安逸的生活中丧失么?
答案是不能的,
李世民的战略眼光早已经看穿了几十年之后,
看穿归看穿,可他万万没想到,忽略了李治的性格,当然这是后话了,要是李世民没有忽略,又怎能造就一代女皇呢?
“臣遵旨!”
今天长孙无忌的目的就是想让李治出去走走,因为他不确定李治在李世民的调教下,性格会变成什么样。
一个杀伐果断的君主和一个优柔寡断的君主,他长孙无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