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老爸连助理秘书都用男的,王一笛便没在要求老爸陪她去见热巴,毕竟老妈脾气好归脾气好,但真吃起醋来也不是开玩笑的,少不了要花一番心思来哄。
至于约见热巴的事,王一笛倒是也不着急,过几天她们还有一起参加活动,碰面再聊也是来得及的。
……
两天后,《白蛇传情》上映。
在陈锦年看来,电影票房非常不理想,截止下午六点,票房勉强才破百万,考虑到该片在黄金时间段的排片场次极少,晚上的票房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增长,大概率会止步在一百三十万。
和票房一样,电影的其他数据也同样很差,特别是陈锦年非常重视度上座率,异常堪忧,靠着首映日的加持和点映的口碑,也仅仅是勉强破两位数。
以商业片的视角看,电影属于扑倒无可救药。
但在粤剧院和珠影看来,一百多万的首映票房,已经是无法想象的亮眼成绩了,短短一天的票房,就快要超过粤剧电影的历史最高票房。
没错,戏曲电影的票房天花板,就是这么低。
粤剧电影早期主要是由香港电影人拍的,年代比较久远,比王羽的武侠电影还要早,所以票房不仅少,而且连确切的票房都没有统计出来,最近的十年上映的戏曲电影,同样数据不详,几乎找不出几部能在全国上映的戏曲电影。
所以首映日还没结束,陈锦年的手机就要被打爆了,要不是陈锦年着急坐飞机去上海,当天晚上的应酬一定少不了。
与此同时,电影在网上的口碑也在迅速发酵,吸引了一批凑热闹的年轻网友,对于慢节奏的戏曲电影来说,确实很难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但是足够精良的水墨特效画面,又恰好弥补了这一点。
大家是听不出唱功水平,可制作质量还是能看出来的。
好不好,看看画面就一目了然。
由于电影的拍摄支出非常少,场地和设备是珠影的,服装和舞美是粤剧院的,除了演员的劳务补贴,几乎没花多少钱,所以剩下的资金,陈锦年全砸在画面和特效制作上了,放院线市场的项目中,能在画面上,真金白银砸一个亿的,真没有几家。
而敢对着自家祖坟发誓,把项目预算放在制作上的制片人,也找不出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