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的话,一定没法逃出某些定式,或者说某些局限。比如人在三维世界里存活,当然以后不一定,但是他总需要名义上的独立空间。破坏独立空间,人就失去了意义。
笑一笑,人类整体的进化是大趋势,大部分人的个体对此事几乎无可奈何。优胜劣汰嘛。但是我思考问题,永远是站在弱者这面,因为我就是弱者。被淘汰的人们,如何生存?索性人类没有明确的进步方向,只要改变,只要差不多,就都能被包容接纳,就不算是被淘汰。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从古至今,不变的道理。
家里养了很久的花也基因突变了,大花变小花,黄花变红花,总之啊,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这个时代,每天都是一个完整的寒武纪元。为何呢?新事物诞生得快,消亡得快,这是现象,本质上是试错频率变得极端得高,寻找到所谓合适于天道的事物的速度就快很多。高频变异等于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以前觉着不忘初心的人是比较中二的,现在不能用中二形容了,只能用悲壮形容。
现在的人也更容易触摸到田园生活,假如你一个月不碰电子设备,说实话,基本上已经超过陶渊明了。因为啊,知晓几乎是一种永久性损伤,知道以后,你最多能装作不知道,其实你如何能忘掉呢?零次和无数次,唉,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件事没变,我依旧一无所知。
主人公在幽深的小径行走,让我有了既视感。我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杂草丛生的路边独自行走,所以很容易想象他此时此刻会是如何的心情,或者会被什么事所吸引。抬头观云,薄云显着坚硬,厚云显着柔软。草木有本心嘛,我站在那里,像一个闯入者。
有些悲怆,可以随着失去意识而暂时搁置,可以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可有的悲怆,却如天地一样长久,绵绵不绝。我希望,作为文明传承下去的东西里,少一些悲怆,再少一些悲怆。
让人意想不到的比喻是十分传神的,但它们几乎都属于意识流,很难直接演绎出来,于是变成了一句话,懂得都懂。这就好像传承下来的文字不会毫无内涵,但的确有许多人看不懂分毫。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看不懂,或者彻底看透,就贬低任何流传下来的文字。我们自可以敬而远之。
你说玩爽了,不想再玩了那种不玩,算自律么?很被动的。主动自律好一些吧,但我觉着,主动自律也是建立意识上的,然后才能有行动,如果还不明白为什么要自律,如何能自律的来呢?所以自律,还是建立在玩得爽了之后么?如果你不去了解事物,就能懂得透彻的话……
这东西,不痛就不会吧。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废物。我不是废物。真的。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其实就已经超越了许多人,比如,超越了吸血鬼、害人精这样的坏蛋是吧。而我们在此基础上稍稍做一些事,比如每天打扫,每天做一个小时的运动,每天看一些书,每天帮助别人做一件事,那就算是对这个社会很有用的人了,怎么能算是废物呢?我承认,我是普通的,但我绝不是废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如果,一个社会将普通列入贬义词的时候,那么毫无疑问这是病态的。普通怎么就不能自信了呢?自信是美好品质,普通也不是什么亏心的事,如何不能兼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