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宣大

"臣卢象升,叩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时隔半年有余,身材高大的卢象升再一次迈进了庄严肃穆的乾清宫暖阁,朝着案牍后的年轻天子叩首行礼。

如若说半年前的卢象升除了皮肤黝黑些,勉强还能辨认出文官的身份;那么如今的卢象升便是活脱脱的一个"武将",不仅留起了络腮胡子,声音也沙哑粗重了许多,虎背熊腰的模样很难让人相信这位"武将"居然便是两年前才刚刚进士及第的天子门生。

"来得正好,起来吧。"

片刻过后,一道清冷的声音在卢象升的耳畔旁响起。

朱由校的脸上虽无太多感情波动,但眉眼间却泛起一抹转瞬即逝的满意,看来这卢象升果然是像传闻中那般以身作则,与军中的士卒同吃同住,共同操练。

否则短短半年多的时间,绝不至于"成熟"至此。

"王本兵,继续咱们之前的话题。"

在小半炷香之前,兵部尚书王在晋等重臣已是先行抵达暖阁,并与朱由校展开了短暂的讨论。

"是,陛下。"起身朝着朱由校拱手后,王在晋便在卢象升的注视下行至舆图前,一脸严肃的回应道:"陛下,臣以为宣大乃是京师门户,且互成掎角之势,蒙古鞑子怕是难以犯边。"

嗯?

此话一出,才刚刚落座,尚不清楚发生了何事的卢象升心中便一惊,随即赶忙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舆图,并在被王在晋用红笔标注的宣府和大同停留。

天子这是在担心蒙古鞑子犯边?

虽说从太祖朱元璋建国称帝开始,大明和死而不僵的蒙古鞑子便一直保持着敌对的关系,双方甚至为此爆发了足以改写大明国运的战事,但自从"隆庆和议"之后,蒙古鞑子带来的威胁便大大降低,边镇防务也因此松懈废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