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离开前夕

雾雨长安 修平 3351 字 9分钟前

带着千两银子,子言与郭校尉来到城西这块不大的集市,虽说不大但东西不少,而且价格相对便宜,两人见东西就收,其中不乏名贵、稀罕物件,而大多数卖家只希望能换一些粮食,这让两人泛起难,原来黑市粮食价格实在太高,已让他们望而却步,此时碰到生面孔大肆收购,岂能放过!针对这些“无理”要求,郭校尉大冒肝火,子言却动起脑筋,他让人找来白参军,与其私下协商一番,最终达成协议:粮食由军营里出,但价格需高出市价五成。就这样一圈下来,市场里的物件大都被两人收购,而银钱仍有大半,两人便继续扫货。

在两人讨价还价时候,将军府内亦是这样一幅场景。秦无炎听完王县令一番诉苦和哀求,震惊而愤怒的他不由“呵呵”笑起来,打主意都打到灾民身上了,这不是伸脖子套绞索——自己找死么?可王县令接下来的话却令他不得不佩服这些人胆大妄为、滴水不漏、厚颜无耻、没脸没皮!读书人好对付,那是因为他们还认书中的理儿;百姓好糊弄,那是因为他们大多心中良善;可这些流氓、王八蛋道德不能约束、律法难以惩治,纵是找到些许证据,在那个相互勾连的网中也能保得一时无虞,此时不由想起安子言问过那些话,律法是否就是来强制约束老百姓的,而对某些人来讲就是拿来用的?自己之前避而不答,而今看来不外乎是!王县令的要求自己一时管不到,上书朝廷还是能做到,但难免越俎代庖,而且效果几何也难以保障,遂派人立刻请几位先生过来问话。

待副将、子长入座,秦无炎简单叙述事情始末,副将当即表示:“朝廷已遣刘大人全权负责此事,将军若是插手难免遭人口舌!”

子长亦言道:“副将所言不差,在其位谋其政,纵是将军携大胜之姿以言此事,难免得罪刘维之及地方某些人,若他们联合朝廷某些人胡乱揣测、上书构陷,将军不但吃力不讨好,而且若被朝廷忌惮,之后行事恐将千难万难呀!”

“张先生所言不差,朝廷严禁领军将领插手地方事务,此将军不可不察!”副将再次谏言道。

左不合适右不合适,真让将军为难,此前之事虽情非得已但已坏了规矩,若继续下去那真是罪无可恕,当下打定主意回绝道:“王大人,朝廷早有明文:领军之将若非发生叛乱不得插手地方事务,何况刘大人已至,本将更无理由牵扯此事,王大人还是请回吧!”

恍若一记闷锤砸在心口,打得王正贤喘不过气来,是啊,朝廷却有明文,可、可这眼前事…,悲伤难过的情绪再次涌上心头,为官多年还有什么看不透的,想自己一心为民、辛勤任事,不说政绩突出,起码业绩斐然,然而一路走来不但前途无望,而且磕磕绊绊、鲜有顺事,想要为民做点事情,奈何…呀!一声长长的叹息,那直挺挺的身躯一下子弯曲许多,想到仍徘徊在死亡线上的百姓,他最终再次鼓起勇气央求道:“将军!那刘维之与地方俨然沆瀣一气,卑职亦是求告无门、别无他途,还请将军念在这些困苦百姓份儿上,帮帮他们吧!”

“王大人一心为民,秦某钦佩之至,但朝廷规制不可违,某愿手书一封由你交给刘维之,希望他能看在本将薄面上,给予大人几分帮助。”

王正贤听闻,当即下拜道:“多谢将军,卑职代全县百姓叩谢将军大恩!”

随之秦无炎亲自手书一封交给王正贤,并看着他一步步离开大营,不无叹息道:“好好地国朝被这群蛀虫糟蹋了呀,唉!”

副将劝慰道:“将军若有此心,可禀报老爷子或者秦王也成啊!”

“禀报了又能怎样,奢望朝廷派遣钦差来查吗?他们既然敢做,定然做好万全准备,没听吗?替罪羊已死,俨然一副死无对证的样子,你还能拿他们怎么办?”

“将军说的是!唉,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他们在后方伸手猛吃,这叫什么事儿呀!”

“当心那些官僚知道了,告你得罪!”

“有将军珠玉在前,末将这点根本不够看!”

“呵呵…”

王正贤带着手书回到寺院,恰巧碰到回来收拾东西的安子言。见县令脸色不对,子言关切道:“王大人这是怎么了?脸色如此之差,不若唤方丈来瞧瞧,开几味药调理调理!”

“先生多虑,本官身体无碍,只是近日来诸事不顺,令某心烦意乱以致神伤,休息片刻便好,不打紧!看先生今日打扮,莫不是要远行否?”

“大人当真火眼金睛,此间事了,某也该踏上归程!这曲县百姓就仰仗大人了。”

“唉…什么仰仗不仰仗,不过费心尽力做点儿事罢了,而今呐…,本官真是有愧呀!”

“大人尽心尽责、事必躬亲,焉有今日之叹?”

“不瞒先生,此次朝廷征调粮草赈灾,我县所得不过允诺的三成,此时春耕悄然临近,各地青黄不接,吾甚为急迫!本官押解嫌犯跟随钦差刘大人至冀州,不料嫌犯狱中惨死,所失粮草更是无影无踪。吾走遍钦差行辕、州府衙门所得结果不过是让等候消息,然而事态紧急不容耽搁,吾千筹万措所得不过杯水车薪,回来求告将军却得知领军之将不得插手地方事务,造化弄人呀!所幸某万般乞求,终得将军一封手书,希望刘大人能够开恩呐!”

“原来如此,真是辛苦大人一番操劳!”

“还能如何,粮草依旧大量短缺呀!”

“既然缺粮,大人为何不带着百姓亲自到冀州化缘,料想那钦差大人看到遍地饿殍亦不能讲自己不负圣恩吧!还有那些脑满肠肥之辈,总不能看到流民一批批涌进城内无动于衷吧!倘若真是不管不顾生起“民变”,届时受害的是谁一目了然,届时秦将军亦有理由上书朝廷下旨降罪!”

“这、这些无赖呀!”

“大人,生死存亡之际,哪儿还顾得了些许脸面!”

“好,只要能成,本官这脸也不要了!”

带着千两银子,子言与郭校尉来到城西这块不大的集市,虽说不大但东西不少,而且价格相对便宜,两人见东西就收,其中不乏名贵、稀罕物件,而大多数卖家只希望能换一些粮食,这让两人泛起难,原来黑市粮食价格实在太高,已让他们望而却步,此时碰到生面孔大肆收购,岂能放过!针对这些“无理”要求,郭校尉大冒肝火,子言却动起脑筋,他让人找来白参军,与其私下协商一番,最终达成协议:粮食由军营里出,但价格需高出市价五成。就这样一圈下来,市场里的物件大都被两人收购,而银钱仍有大半,两人便继续扫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