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丹妮斯控制的报社和皇家报社,就更新了排版和纸质,价格却没有改变。
报纸上面,除了大议院吵来吵去的议题,还有丹妮斯最新的小说连载。
作为这几年帝都甚至全帝国最畅销的小说家,丹妮斯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远比她在政坛的影响力大。
就是连载压力远大于偶尔创作,一场舆论战下来,丹妮斯的头发注定要稀疏几分。
两家报社一改革,立刻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不仅控制了舆论阵地,还赚得盆满钵满。
用先进造纸术和印刷机入股的河湾领主府,也分的一杯羹。
不过对比起传送门贸易,这点小钱只能是九牛一毛。
度过最初三个月的拥挤期,传送门贸易走上正轨,不再出现堵塞和货物调配不及。
通过传送门穿梭两境的商队日夜不息,传送门两侧的广场,都变成了巨大的货物码头。
南境帝都不止是百万人口,周边同样城镇密布,人口稠密,消费能力居于人族第一。
河湾的货物送过去,几乎没有储存的必要,转眼就能消化掉。
靠着传送门贸易,河湾领主府的收入翻了一倍,一下子钱多的不知道往哪花了。
里奥干脆的组建工程团,开始勘察世界树大道,准备修建一条直通风神要塞的铁路。
这条铁路接近六百公里,相当于目前河湾铁路的总长,需要消耗巨量的人力物力,在这个时代已非人力所及。
随着红石堡矿区的建立,河湾提前完成了五年计划,钢铁产量翻了十倍。
一个矿区的钢铁产量,比整个北境加起来还多!
冶金有着很强的规模效应,更大的矿场、更大的高炉、更大的车间,对产量和效益的提升都是指数的。
河湾的一座大型高炉,产能足以超过其他北境伯爵领大大小小几十处木炭小高炉。
而红山堡矿区千人以上的冶铁厂,已经扩建到了第三座,这样高炉,不下十个!
河湾的钢铁产能高到产能过剩的地步,大量的钢锭堆积在仓库。
现在河湾不仅修铁路,还开始修铁架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