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明今年十一岁,是个五年级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是个“特别”的孩子——总是安静地坐在教室角落,眼神警惕地扫视四周,仿佛随时防备着看不见的危险。
他有个秘密:世界上的每一样物品都可能突然活过来,对他露出獠牙。
“铅笔会突然飞起来刺进我的眼睛,”他曾悄悄告诉心理医生,“操场上的篮球架会倒下把我压扁。电风扇会挣脱天花板,用旋转的叶片把我切成碎片。”
医生诊断为“被害妄想症”,开了一些药。
父母起初忧心忡忡,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渐渐习惯了儿子的怪异行为。
“别胡思乱想了!”父亲陈建国常一边看手机一边敷衍地说。
“世界上没有怪物,快去写作业。”母亲李秀英总是这样回应,然后继续埋头于家务。
他们不知道,在小明的世界里,恐惧是真实的,无处不在。
那天晚上十一点,小明被尿意憋醒。他睁开眼,卧室的衣柜在月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像张牙舞爪的巨人。
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爬下床,踮着脚走向房门。
走廊的灯坏了三天,父亲一直没修,黑暗像有实质的浓雾般弥漫在过道上。
卫生间在走廊尽头。对小明来说,这段五米的路程不亚于一场生死冒险。
地板会突然裂开吗?吊灯会砸下来吗?上次他在绘本上画下的这些场景,被父亲看到后只是摇摇头,什么也没说。
终于,他推开了卫生间的门。
“啪”一声轻响,灯亮了。
就在那一瞬间,马桶不再是马桶——它变成了一头蹲伏的陶瓷怪兽,圆形的盖子像张开的血盆大口,冲水按钮如同两只凶狠的眼睛紧盯着他。
水箱发出低沉的轰鸣,仿佛怪兽在积蓄力量。
小明僵在原地,心跳如雷。
“它今天一定会吃掉我,”他想,“趁我坐下的时候。”
但他实在憋不住了,不得不慢慢靠近。就在他距离“怪兽”只有一步之遥时,挂在马桶后方墙上的一把通马桶的皮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惊恐的想象中,那变成了怪兽的武器——一个能把人吸进去碾碎的恐怖工具。
“它要攻击我了!”这个念头在小明脑中炸开。
事实上,那把皮搋子只是因为挂钩脱落,被暂时靠墙放在那里。
但小明不知道,他只看到“怪兽的武器”正对准自己。
恐惧转化为行动,小明决定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