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李霈颇动容地颔首:“月臣为朕筹谋良多,朕才更不想让你白忙活,你我的利益,从来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晏书珩:“臣明白。”

这一番对话算是把彼此拉到同一条船上了,但这远远不够。

还需降低祁氏和其余世家的戒心。

祁氏父子并非庸庸之流,若皇帝极力推举晏氏的人,他们岂能不疑心晏书珩要与皇帝联合打压祁家?

同样,皇帝能对晏书珩“推心置腹”,必也能与祁氏“共治天下”。甚至他还可以离间祁氏与晏氏,让他们两败俱伤,再扶持其余世族。譬如陈妃母族颍川陈氏。

晏书珩继续道:“臣认为,旧殷氏部将殷犁素有领兵之才,可协助领兵。而新城郡大族顾氏曾为流民捐粮,且族中财力雄厚,由顾氏主导此事,于陛下、于朝廷局势、于顾氏皆有好处。”

这便是当初他募粮的用意。

此事触及多方利益,与其冒着受各世家忌惮又耗费晏氏族力的风险,不如先把这块肥肉给了顾氏。只要关键环节有他的人,就不必担心大权旁落,待熬过开头最难的一段时期,便可在顾氏和其余世族斗得筋疲力尽时用计夺回。

晏书珩说罢,对上少年帝王笑里藏着试探的眼,缓缓笑了:“但臣亦是俗人,自也会考虑家族和臣的利益。”

皇帝挑眉:“那为何不愿让你族弟去协助顾氏接手此事?殷犁虽是你叔父旧部,但他毕竟不姓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