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先谋波斯,波斯大都护府

李瑄到达萨末鞬城的第一天,方圆数百里的军队,高呼“万岁”。

整个萨末鞬城,笼罩在李瑄的威严之中。

当天,李瑄下令宰杀牲畜,犒赏三军。

大军随时准备分批次进入波斯王国。

而李瑄也在到达萨末鞬城两天后,召汉、胡将领,随行官吏,召开军事会议,商讨进军计划。

“臣等拜见至尊……”

萨末鞬城内的康国王宫中,李瑄入殿后,众将向李瑄一拜。

“免礼!诸卿请坐。”

李瑄示意众将平身,回到自己的座位。

柘枝都督马璘、北庭都督李晟、安西都督李嗣业,辎重使李光弼等等大将,皆在殿中。

“谢至尊……”

在座将领再礼后落座。

“朕有幸被推举为天可汗,主持天下秩序,拯溺救焚。奈何大食帝国割据西境,绝我商路,害人害己。是以,今聚兵在此,讨伐不仁。”

“西征之时,必须令行禁止。任何部属,不论蕃汉,皆听军令。有违者,斩!”

“若同心而胜,朕会对诸国诸部,进行奖赏……”

在军事议会开始之前,李瑄先细数大食帝国的罪恶,又严厉军纪。

帅旗所指,莫不前赴。

自打仗开始,李瑄最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军队无条件听从他的指挥。

贪功冒进,抗命不尊,必然会被他斩首。

“臣等遵旨!”

众将领挺直腰杆,面容一肃。

至尊御驾亲征,给予将领们莫大的信心。

至尊会看着他们战斗,每个人都想在至尊面前证明自己,以搏取上将之功。

在附属胡部心中,天可汗是神一般的存在。

有幸听从天可汗的召令,他们血液沸腾,不少胡人勇士都拥有“重兵死而耻病终”的勇气。

“鲁都护,与罗马帝国约定的时机将至,波斯王国现情况如何?”

李瑄最先向葱岭大都护鲁炅询问道。

“回至尊,波斯王罗密旬和宰相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已经为我们规划路线,从木鹿城到刺夷(今德黑兰)的道路疏通,沿途皆设有粮仓、草料场,供我大军补给休整。且宰相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声称这些粮食最少可供二十万大军食用半年,而且随着下一季粮食的成熟,波斯会为我们准备更多粮食。”

鲁炅起身向李瑄拱手道。

鲁炅曾经是将领,柘枝都督府都督。

现在已经转为文官。

由于待在河中十几年,对波斯极为了解。

在波斯王国心目中,大唐将大食帝国覆灭后,会将大食帝国的疆域、人口,转交给波斯。

届时,波斯就会无限接近于巅峰时期。

所以,对大唐的这次远征,波斯异常上心。

为了给唐军准备粮食,他们不惜再下重税,剥削波斯的百姓。

等拿回两河流域,波斯就会变得富庶。

“听说波斯王国内,治理民生上有些许欠缺。这条粮道有无风险?”

李瑄又向鲁炅说道,言语微中。

鲁炅能明白李瑄的言外之意。

大唐在木鹿城东面一点,拥有数个大型粮仓。

这些粮仓不归波斯王国管辖,大唐的粮食正源源不断地运输于木鹿城粮仓之中。

显然,李瑄不可能在粮食方面,完全依赖于波斯。

“回至尊,波斯王国刚复国十载,国内民族矛盾,近些年来激增。而且不久前,波斯国内还发生叛乱,虽然平定,但造成不小的损失。臣认为当先掌控波斯的粮仓,再行进军……”

鲁炅也明白,现在波斯国内风声鹤唳,如果大唐联军贸然进入波斯,可能会遭到波斯王国本土百姓的敌视。

因为大唐联军所消耗的,都是原本属于他们的粮食。

大唐不怕真刀真枪,就怕粮道被截断,引起军中恐慌,徒增伤亡。

在木鹿城东方建立粮仓,代表大唐有防范于未然之心。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鲁都护的话,诸位也听到了。大食帝国依靠大食教,操控信徒。波斯王国虽脱离苦海,但至今有众多大食教众。还有一些心向大食帝国的波斯人。”

“大唐远征,于罗马帝国一起夹击大食。大食面对压力,一定会利用波斯王国的乱象,打击我军。再不济,也会拖延我军西征的步伐。”

“假如波斯王国发生内乱,我们不依靠波斯王国的粮草,该如何在有限的粮食供应之内,快速取得胜利?”

李瑄就鲁炅的话,向在座的将领们询问道。

波斯王国是一个新国家,因制度的腐败、君主的无能,显得暮气沉沉。

不要小看大食教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