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若大唐覆灭大食,获得阿塞拜疆地区、伊拉克地区、半岛等,如果不还给波斯。
一定会使波斯心有怨言。
若还给波斯,将使波斯王国有成为“波斯帝国”的野心。
波斯能臣服李瑄,不一定能臣服李奕。
升米恩,斗米仇。
更何况是国家与国家之间。
唯一的解题法,就是在波斯矛盾最大的时候,先下手为强。
李瑄刚征服呼罗珊地区、锡斯坦地区、法斯克地区、里海南部的时候,属于新势力入主,不适合直接吞并,需要扶持代言人。
而且李瑄那时候还只是节度使,他的首要目的是中原,一切以谋划神器,登基为帝准备。
现在李瑄要解决这个后患。
李瑄说出这句言辞凛凛的话,众将隐约听出李瑄的弦外之音。
李光弼明白,至尊令波斯将粮食分给波斯百姓,一方面是因为仁爱。
一方面准备借机第二次清扫波斯,一改其国内浮夸之风,奢靡之气。
甚至波斯王国,也不一定会存在。
李奕也会意父皇的手段。
为君王者,仁德是必备。
但还需要当断得断。
父皇常说,一旦身上长了脓疮,必须立刻割去。
否则,可能连壮士断腕的机会也不会再有,疮毒进入五脏六腑,无药可医。
大唐在东方虎踞龙盘。
但凡稍微有一些眼光,都不可能坐视西方再出现一个帝国。
既然大家都知道波斯王国可能发生内乱,脱离掌控。
何不化被动为主动?
“启奏至尊,臣愿意率领精骑,作为先锋,先一步驻扎在木鹿城外,护卫粮仓。”
李晟起身向李瑄拱手。
在场有诸多胡人将领,许多事情无须明说。
他如此请求,意味着他会意李瑄的心意。
木鹿城自波斯王国建立后,就成为波斯的都城,它距离大唐的葱岭都护府不到百里。
以保护粮仓的名义进驻木鹿城周围,一有情况,可以立刻将兵入木鹿城。
李晟还不到四十岁,曾作为李瑄的亲卫,他是将领中非常有政治智慧的。
他参与了灭吐蕃之战,参与了灭回纥之战,又横扫北海诸部(贝加尔湖改名)。
现今又要加入灭大食之战。
“李都督率领北庭军八千骑兵,朕再派遣一万神策禁军,两千弩兵,一千陌刀手,由李都督指挥,充为先锋。三天之后,兵至木鹿城驻扎。”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朕准你便宜行事。”
李瑄微微点头,给予李晟兵权,特别强调“便宜行事”。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可以不必等他诏令,立即行动。
他相信李晟。
“臣遵旨!”
李晟领命。
横扫北海后,他被封为大将军衔。
军衔制度,元帅为最高。
他不想当太尉,而是成为帝国的元帅。
“马都督,你南下锡斯坦地区。率领柘枝军、突骑施诸部、葛逻禄诸部,在那里建立后勤。待朕军令,西进法尔斯地区,目标为大食重城巴士拉。”
李瑄又向柘枝都督马璘下达军令。
让其从波斯的南部开始攻略。
巴士拉,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流入波斯湾汇集时的一个城池。
它紧靠着波斯湾最内部,不仅是大食帝国的重镇,还是大食帝国海贸港口之一,对大食至关重要。
马璘出身于行伍,被李瑄一步步提拔到如今的地位,他可以独当一面。
“臣遵旨……”
马璘领命。
“我等谨遵天可汗诏令,必全力辅助马将军。”
突骑施诸部、葛逻禄诸部的将领也纷纷起身拜道。
“安西都督,你率领安西军、西域三十六国兵马,前往赫拉驻扎,等待军令。”
李瑄最后向李嗣业命令道。
赫拉是呼罗珊地区的核心城镇,他向东距离葱岭都护府的吐火罗地区也就二百多里。
但它的战略位置重要,向北可望木鹿城,向西南遏制呼罗珊地区。
“臣遵旨!”
李嗣业领命道。
李瑄知道罗马帝国不会那么干脆利索,即便到了约定进攻大食帝国的时间,他也依旧自己做自己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