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茵,和格蕾丝,蒋静,郑淑君,越妃(越姮)是前世同一个演员演的
而白蕊姬,和第二世界的君九龄,叶凝芝,第一世界的袁媛是前世同一个演员演的。
可以说,魏璎珞三女,虽然不是倾国倾城,但也是绝上的容貌的。
“这批秀女不错。”
“就不知道在离开第二世界之前,还有没有秀女出现。”
姜辰有些期待。
因为是影视融合世界,这些秀女也就十七八岁。
对实际年龄差不多已有四十的姜辰来说,这些秀女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片刻后,姜辰遇到了容音(富察·容音,姜辰铸圣族认证的女人,琅嬅的二妹)。
“见过殿下。”容音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起来吧。”姜辰走了过去。
“谢殿下。”容音牢记礼不可废。
“容音,我们走走。”姜辰说道。
“是。”容音点了点头。
当下,姜辰带着容音向前走去。
圆明园和东宫不同。
足够的大,也有很多的地方可去。
为了方便聊天,姜辰让宫女,宦官离开了。
“殿下,圆明园的宫女,宦官也不多,你没有想过变成自己人?”姜辰问道。
“大部分已经是自己人了,其他的无关紧要。”姜辰早就换了,毕竟,他的女人都是可以相信的,一些底层的宫女,宦官是不需要在意的:“毕竟,有你们在,他们能够做什么?”
“殿下,在清国,我们好像是被困在皇宫之中似的。”容音说道。
“在清国,权力高度集中,你们在宫中想做什么是有些难的。”姜辰没有否认。
在历史上的康雍乾时期后宫没有干政的主要原因在于严格的宫廷制度和皇帝的严格控制。清朝的宫廷制度非常严密,后宫与外界的隔离措施非常严格,后宫人员与外界的接触受到严格限制。例如,宫女和嬷嬷严禁将宫外之事传递到宫内,后妃的娘家人未经允许也不能随意进宫。这种隔离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后宫干政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皇帝对后宫的控制也非常严格。特别是雍正帝,他对后宫的管理非常严格,后宫风平浪静,嫔妃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主要职责是伺候皇帝和绵延子嗣,而不是参与政治决策。这种严格的控制机制确保了后宫不会对前朝的政治决策产生干扰。
在第二世界的清国大陆,虽然融合了很多的清宫剧,但清国的后宫因为是康熙为帝,管理严格。
不过,姜辰也没有去破坏。
想要彻底的执掌清国大陆,这些进宫的人就不能干政。
否则的话,宫中的众女后面的家族就会兴风作浪了。
“那殿下……”
“只能安排其他人去做事,你们最重要的是学习,在其他世界有的是你们想要做的事。”姜辰说道。
“也是,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容音没有否认,几个世界的知识,可不是那么容易学完的。
“我接下来会将之前的那些府邸合并,成为我们的宫外住处。”姜辰说的是之前的九阿哥府及其周围的那些府邸,现在胤禩他们已经死了,他们的府邸正好可以合并。
“殿下之前就不应该将家族传送符安置在那边。”容音说道。
“之前没有想那么多。”清国大陆签到的人多,所以,带去其他世界的人多。这么多的人调动,想要不引起注意都难。
不过姜辰有些后悔。
如果之前直接易容成康熙就好了。
虽然康熙的年纪五十几岁了,但找秀女也很正常。
“对了,容音,现在你修炼的情况怎么样了?”姜辰问道。
“现在……”容音回答了起来。
片刻后,就在姜辰和容音来到一个凉亭中的时候,一个宦官走了过来。
“殿下,陈廷敬陈大人求见。”
“陈廷敬?知道了。”姜辰说道。
“殿下,你去忙吧。”容音说道。
“好。”
姜辰点点头,然后在容音耳边说道:“回去沐浴等我。”
“是。”容音应了一声。
今天是她服侍的日子,哪怕没有姜辰的话,她也是会去准备的。
对这一点,容音是非常满意的。
毕竟,没有哪个女人不想得到男人的临幸的,她们只有姜辰,如果姜辰视而不见,只能独守空房。
……
“臣陈廷敬见过殿下。”陈廷敬行了一礼。
“起来吧。”
姜辰打量着陈廷敬。
《一代名相陈廷敬》之中的陈廷敬。
“没想到还是一部剧之中的男主角。”
这一刻,姜辰的脑海中浮现出关于陈廷敬的相关信息。
陈廷敬早年聪慧,幼时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尚书》《仪礼》,九岁作《牡丹》诗即惊长老。顺治十五年进士,馆选庶吉士,为与通州陈敬相区别,世祖赐名廷敬。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康熙十五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改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康熙十七年,入直南书房。
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的康熙二十一年,陈廷敬充会试副考官。时副都御史余国柱以滇南平定,请厘定乐章。礼部、翰林院会议,郊坛宗庙仍循顺治元年之旧,朝会燕飨宜更定。陈廷敬撰拟十四章,旨下所肄习。康熙二十三年,授左都御史兼管户部钱法,疏请改官钱以杜私铸,免铜税便民采矿。定朝廷服制,禁奢靡之风。慎选督抚,以公心爱民勤政廉洁为准。严饬地方公开赈灾钱粮账目,杜绝污吏贪侵害民。
康熙二十五年九月迁工部尚书,与学士徐乾学奏进《鉴古集览》,被康熙嘉纳浏览资政。奉诏任纂修《三朝圣训》《政治训典》《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等书。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张汧任湖广巡抚时,山西道御史陈紫芝疏劾他“位任未久,黩货多端”。兵部尚书张玉书趁机弹劾与张汧有亲戚关系的陈廷敬。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张汧因“贪污银九万余两”而被处绞。陈廷敬向康熙帝上《俯沥恳诚祈恩回籍以安愚分疏》,向皇上谢罪,恳请回家守孝。康熙二十八年九月,高士奇疏弹劾徐乾学。康熙帝深知徐乾学、高士奇招摇多事,遂遣徐、高二人出京。次年二月,就在徐、高二人被迫离京后不久,陈廷敬又被起用为左都御史。
康熙四十二年,拜陈廷敬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值讲经筵。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召江南士子试于杭州、苏州、江宁,陈廷敬与大学士张玉书、掌院学士揆叙奉命阅卷。
“谢殿下。”陈廷敬站了起来。
“赐坐。”姜辰说道。
“谢殿下。”陈廷敬行了一礼,然后坐下。
“陈大人找孤有什么事?”姜辰开口道。
“殿下,臣是为吏部考核而来的。”陈廷敬拿出了一份奏折。
姜辰让宦官将奏折拿过来。
“殿下。”
很快,宦官就击将奏折递给了姜辰。
姜辰打开奏折看了起来。
片刻后。
姜辰开口道:“陈大人,如果孤没记错的话,你在康熙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上奏了《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
《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之中指出:“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意思是说,奢侈导致贪污,节俭才能清廉。
“回殿下,是的。”陈廷敬回答道。
“孤还记得在同年你又上《抚臣亏饷负国据实纠参疏》弹劾王继文,认为他在战时不用捐纳粮草,却动用库银,大军凯旋之后又将所存谷米以官俸抵给本省官员,前后银数相差九十万两之多……”姜辰继续说道。
“是。”陈廷敬有些不明白,姜辰为什么这么说。
“不知陈大人记不记得前朝的考成法?”姜辰问道。
“记得。”陈廷敬肃然一惊:“殿下是想用考成法?”
“不错,孤觉得现在正想是时候了。”姜辰点了点头。
说起清朝最值得称赞的制度创新成果,“考成法”绝对堪称其中的杰出代表。该制度的诞生,始于雍正元年时朝廷展开的一场讨论。那个时候,初登皇位的雍正皇帝收到一份别具一格的奏折,此奏折出自江南一位名为李潢的知县之手。这位并不起眼的小官员大胆直言,官员考核太过流于形式,致使懒政与怠政现象泛滥成灾。雍正看过之后连连点头,旋即下令在全国推行“考成法”。
这类“考成法”可不是一般的考核制度。上至总督、巡抚这些高级官员,下至最基层的县令,所有官吏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全方位的政绩评定。考核涵盖的内容极为宽泛,税收征收、案件审判、治安维护等都在其中,就连修路架桥这类小事情也属于考核范畴。
同时,雍正于各个省份都设置了专门的“考功科”,其目的在于对官员的政绩展开核查。一旦察觉官员有舞弊行径,情节较轻的会被降职,情节严重的则会被罢免且予以追查。这一举措的确切中了官场腐败的关键之处。
姜辰在成为太子,整顿吏治的时候,考成法也就是他想的办法之一。
“殿下,这是否有些操之过急?”陈廷敬说道。
“孤到是觉得,现在正是时候。陈大人,你回去弄一份关于考成法的奏折给孤。”姜辰知道陈廷敬这样的老臣对康熙比对他还要忠心,不过,他有的是对付陈廷敬的办法。
“是。”陈廷敬应了一声。
“孤要考成法在今年年底先在顺天府执行。”姜辰说道。
“臣一定办到。”陈廷敬说道。
“陈大人,我听说在几天前你去见了皇阿玛?”姜辰开口道。
“是。”陈廷敬低着头说道。
“你是皇阿玛的老臣了,多去看看皇阿玛也好,下去吧。”姜辰说道。
“是。”陈廷敬应了一声,准备离开。
“对了,陈大人,我听说你有个女儿,叫陈采薇?”姜辰突然开口道。
“回殿下,臣的小女就叫陈采薇。”陈廷敬回答道。
“许配人家了吗?”姜辰问道。
“没。”陈廷敬低着头。
姜辰淡淡的说道:“陈大人,赶明儿你就让陈采薇来见一见太子妃。”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7/7606/830516460.html)
www.dingdian555.cc。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