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其他方面的说辞,或许楼兰王未必会轻易置信,但唯独提及派遣公良长风去攻打北蛮图里提部落这件事,他却是笃信无疑。
原因何在呢?只因他深知这个图里提部落长久以来都是梁武帝的心腹大患,犹如眼中钉、肉中刺一般,梁武帝曾屡次图谋将其铲除却未能如愿以偿。
此次图里提部落竟然联合楼兰叛军大肆进犯楼兰国的国都扦泥城,对于大梁国而言,无疑是天赐良机。
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若不能趁此机会一举歼灭这些敌人,日后恐怕仍会后患无穷。
如此看来,这封密信中的内容阐述得合乎情理,让人难以质疑其真实性,楼兰王又怎能不信以为真呢?
这不,再这封信的加持下,这楼兰王才信了阿尔塔尔的鬼话,刚登上城墙的时候,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敌军,可没把这家伙吓死!
可是一想这大梁国五十万精锐马上要从后面杀将过来,再加上城墙上那些士兵那高昂的士气,自己这个大王再咋不堪也得装装逼不是吗?
可是旁边的阿尔塔尔是亲眼看到慕川芎在他面前杜撰着那封密信的,而他更知道现在整座扦泥城也就不到三千军士,而后面举大旗的都是城中花钱雇来的“群众演员!”
不过,不得不说楼兰王这大王当得也太轻松了,平时他就不怎么管那些军政,否则怎么可能一个宰相说叛乱就叛乱呢?
唉,古话说得好,傻人有傻福!这不,在这个紧要关头还有慕川芎这个穿越者来帮他排困解忧?
再说了“人为财死鸟为食”这句话在扦泥城这次“空城计”中可算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呀!这不,在白花花银子那强大魅力的感召之下,再加上那帮“群众演员”“悍不畏死”的劲头来极力烘托下,这城中守军的“士气”怎能不高昂吗?
对于看过前世那么多事的慕川芎,自然不会把那所谓的“爱国”“保家卫国”之类的高尚情操当作口头禅!更不会道德绑架让人为这不靠谱的什么楼兰王去拼死卖命!
而且他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猪脚光环”有那一呼百应的魅力,于是乎就在他连蒙带骗外加大把银子的重重诱惑之下,这帮光脚的不怕死的所谓的“贩夫走卒,引车贩浆”之人登上城墙举起大旗,“悍不畏死”“虎视眈眈”“怒目圆睁”地瞪着城下那些早已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叛军和北蛮骑兵。
不过让慕川芎很佩服的是这帮处于社会最底层、最为不入流的人群,与那些手握“银子”却尸位素餐之人相比,他们所展现出的职业操守简直堪称楷模,可谓是天壤之别。
要知道,让这些从未踏上过沙场、毫无作战经验的普通“草民”去直面那些如“凶神恶煞”一般狰狞可怖的北蛮人时,如果说他们心中毫不畏惧,那绝对是假话。
毕竟面对如此强敌,任谁都会心生怯意。
但是对他们而言,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更不用说对方给予的酬劳着实丰厚异常,不仅有大把的银子可供收入囊中,还附带了诸多他们连做梦都未曾想到过的优厚“福利”!
按照他们原本的想法,哪怕官府并未支付一分一毫的银两以及任何福利,只要当官的说一声:“你们必须上阵杀敌!”那么倘若有人胆敢违抗命令,被安上个莫须有的罪名当场处决也实属稀松平常之事。
可是如今这些当官的如此仁义,对待他们这些小民百姓“关怀备至”。
于是乎,作为一介微不足道的小老百姓,自然应当肝脑涂地以报其恩,舍生忘死效力疆场。自己一小民当效死命,所以呢?就没有所以了!
哇草,废话又多了!
且说那叛军主帅鲁斯塔姆正在营帐之中筹谋战事,忽然听闻探子匆匆来报,声称楼兰王竟然亲自莅临城头督战。
闻此消息,这老头儿的眉头瞬间紧紧皱起,心中暗自思忖这都是哪跟哪?
作为楼兰国的宰相,鲁斯塔姆对于这位楼兰王可谓知根知底!
他深知,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以楼兰王胆小如鼠的性格,绝对不敢登上城楼视察战况。
然而此刻,楼兰王竟然出现在了城楼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无数个疑问涌上心头,鲁斯塔姆不禁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尽管心中充满疑虑,他还是果断地招呼起身旁的将军和护卫,一同前往前线查看情况。
当他们来到城墙附近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只见城头上旌旗飘扬,猎猎作响,数不胜数的士兵整齐地排列着,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那种气势仿佛在向城外的敌军挑衅,巴不得敌人立刻攻城,好让他们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