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巴蜀之地

对于“二十四千一百一七”的难题,二人明白理解它的答案极少有人知晓。不过如果此数确实正确,他们对解谜棺材并取宝抱有极大的信心。

无论墓内大小棺材历史悠久与否,寻宝规则亘古不变——必先在东南方位点亮火把,象征对未知的尊重和警惕。

检查过那些古老的、静默不动的棺木之后,江浩天开始计划下一步。

他轻轻抽出一细长烛台,打算在墓室东南的一角点燃它,这曾是他在多次冒险中验证过的安全措施。

然而,今次的情景与以往大相径庭。

连续点燃了三根蜡烛,每点燃一支就被神秘的力量即刻熄灭,好似遭遇了隐形的压制。

虽然墓室内部静如深渊,蜡烛也是精心准备,排除了所有外界干扰的因素,但仍出现这般异常情况,暗示着即将发生不详之事,江浩天的担忧也因此加重。

吸了一口气,试图安抚激动的情绪,他重新点燃火柴。直到第四次,蜡烛才发出了极其微弱的光芒。

那点烛火,如同生命垂危般的细弱,发出奇异绿色的火焰,在夜幕下沉寂不安地颤抖。

这一迹象清楚地表明了火光之力过于脆弱,反映了深藏于这座古墓中未曾预见的险恶。

古代的寻宝专家认为这类异象称为“鬼吹灯”,是评估墓内环境状况的标志。

自古以来,建造古墓的原则就是天地人和、四方平衡;不管是墓穴的走廊还是墓室内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而破坟者们必须掌握的四项技巧——观察、倾听、询问、检验之中,“问”尤其指的是利用各种手段来感知墓中的危险与否。

点燃东南角的蜡烛依据的是一套推断八方运势的原理,旨在探索墓中不可见的力量。现在看来,微弱闪烁的绿色火焰明显是因为受到了墓室内不明力量的影响。

这表明“惊门”状态已被激活,警告前面存在重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