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盆,铁窑
自从拿下铁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天。
现在铁窑,在楚文勇等人的努力下,基本恢复了正常的采矿,每天的采出的矿石,也接近于之前的产量。要知道,这个产量是在领完工钱,曾经的窑工走掉了三成的基础上达成的,可见楚文勇实属不易。
铁冶厂那边,冯敬和从韶州府请来的那十多个冶铁大工,也把搭建好的三座土炉顺利的点了火。
几天时间里,大工们不停的投料、升火,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调整。终于,在前天,成功的炼出了第一炉铁水。
为此,楚文勇特意让人到附近的山里,打了一些猎物,算是给大工们的激励。
既然成功的炼出了铁水,接下来的事就变得容易起来,大工、小工、干苦力的囚犯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炼废的次数越来越少,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
有了稳定的铁料产出,搬迁过来的打铁坊,便有了充足的原料,之前楚文勇带的那十几个徒弟,每个人都有了足够的机会,去尝试去练习。反正前些日子的那一仗,有足够多残损的兵器给他们去修复。
而冶铁所需的石炭,铁冶厂刚动工的时候,冯敬和就已经带人走遍了周围几个石炭窑,连骗带吓的让石炭窑窑主,定期把足够的石炭送来。现在铁冶厂换了主人,那些送石炭的窑主,非但不用再受惊吓,石炭送到之后,很快便能拿到银钱。
至于冯敬和,楚文勇按许山海的交待,安排了两个自己人跟着,并没有限制他在铁窑和铁冶厂行动的自由。而他带来的那队官兵则被丢去了与窑工一起背矿石。
那边厢,渠黎镇上,半条街道被焚毁的店铺,经过十天的清理已基本结束,一排新的店铺正在一点一点的搭建中。
数百的俘虏,在国兴军兵丁的棍棒、藤鞭之下,夜以继日的赶工,为他们自己曾经造下的孽挥汗如雨。
在干活的俘虏中,赫然可见千总毛世山、把总丁权、柳在龙,他们与其他俘虏一样,在烈日下、在夜色中,默默的低头干活。蓬头垢面、神情萎靡的他们,已然没有了往日那番骄横跋扈的模样。
要说这些俘虏心甘情愿的做苦力,说出去,任谁都不会相信。
事实上,动过逃跑的念头的俘虏不在少数,可是,当他们亲眼看到,那些试图逃走,或者是装模作样消极怠工的同伴,要么被打得浑身是血满地哀嚎,要么被绑在树上几天不给吃喝之后,绝大多数的俘虏,选择了向心底里的求生欲投降。
因为,他们很清楚,对方那个满脸须发的头领,绝不是一个善与之辈,那天晚上,在山谷中,他连砍三颗人头的血腥场面,时不时的出现在俘虏们的噩梦之中。
不过俘虏们并不知道,在那晚之后,在李应全和何一手的训斥之下,再加上江波抬出了林宗泽、许山海,清醒过来的王恩祖,心中也是懊恼不已。他倒不认为自己杀俘是什么大事,而是为以后要面对林宗泽和许山海的责难感到惴惴不安。
即便他不敢再动杀心,可是,面对胆敢逃跑,或是公然反抗的俘虏,下狠手惩处,王恩祖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所以,在满眼的鲜血和声声哀嚎之下,俘虏们终于认清了眼前的现实,不敢再生二心,避免招惹到那个煞神。而是盼望着能早点把镇上的店铺盖好,尽量远离王恩祖的视线。
州城外,营寨
几天招募下来,此时的营寨中,已经住进了七百多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曾经聚居于此的流民。
虽然经过挑选,可是,眼下营寨中的新人,依旧是一副随时会饿毙街头的模样。
要知道,经年累月处于饥饿之中的人,肌体的机能,由于极度缺乏营养,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不经过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调养根本不可能恢复,几乎等同于废人。
所以,当这些人进到营寨后,徐子晋的第一道命令,便是给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让他们尽快的恢复体力。
吃饱喝足之后,再以每五十人为一小队,把他们带去河边,把自己清洗干净。然后,徐子晋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几大车的生石灰,洒满了整个营寨。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因为流民们聚在一起,发生各种瘟疫。
随着几百号新人的加入,为了便于管理,最早一批跟随林宗泽起事的人,几乎都成了手下有五十人的小队长。而之前就是小队长的曾小乙等人,顺理成章的成了百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