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同龄人,慧娴算是初潮到来比较早的一批了,这跟遗传有关,也跟孩子积累的营养有关。
在这一点上,李家是真的心疼孩子,两个孩子一直都是健健康康,看着就有活力。
小小少女在信上跟小姑姑倾诉少女的害羞跟烦恼,小姑姑也写信鼓励安慰小小少女,随信还附赠燕窝两斤。
与此同时,慧妍则对未来有了展望。
“……小姑姑,经过高郎中医治,周先生的足疾已经好多了,如今周先生走路只要时间不长就不会痛了,高郎中真的好厉害啊!”
“他不仅治好了额娘的病,治好了我跟姐姐,现在又妙手回春治好了周先生的足疾,他真的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人,我真的特别特别佩服他。”
“小姑姑,我也想成为高郎中这样人,治病救人,能帮助很多额娘跟周先生这样的人,小姑姑,你说我能行吗?”
原来小姑娘想学医啊。
她在慧妍这个年纪的时候,也立志要当治病救人的的医生来着,但是志向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几天她的梦想就变成开家咖啡馆,每天在浓郁的咖啡豆香味中一边听着古典乐一边欢乐地拉花了。
也不知道慧妍有没有遗传她这个小姑姑的三分钟热度。
就算遗传了,小姑姑也要表示鼓励支持啊。
“……只要慧妍立志要做的,小姑姑就一定会支持!”
自然了,她也会把山东发生的事儿挑挑拣拣写给孩子们,所以大格格还在京师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额娘在山东不仅仅开了粥厂,还建了几家养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