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庄庄主的兄弟是朝廷命官,陈老庄周边十几里田地基本都是他家的。
陈家庄的村民都是庄子里的佃户,祖辈好几代人生活在庄上,佃庄主的田地,除了上交租子,剩下的余粮,也够一家人吃喝的。
遇到家里劳动力强的,有了余钱,就会在庄主手里买几亩地,比如我父母就自己挣下了五亩田地。
庄主叫陈禹实,也是一个秀才,多年省试,也未中举,就留下来打理家里的财产。
姐姐带我们到了庄主家的青砖红瓦五进大院子时,他刚刚吃完午饭。
陈禹实见到我们,很是惊讶:“你就是陈昌义家的女儿?”
陈禹实已经年过六十,对故人还是记忆犹新。
姐姐点点头道:“庄主,我是陈昌义的女儿,这是我弟弟陈礼柏。”
又指指小五说:“这是我们的朋友,小五叔。”
陈禹实忙问:“你爹娘呢?”
姐姐垂着头:“爹娘病逝了,我们在外漂泊了二十年,记着父母的遗言,要回故乡,这里是我们的根。”
陈禹实叹口气,说:“二十年前那场大灾,为了帮村民们安然度过,我也开仓放粮了,只是数量有限,你家那份粮,被你祖父母留下,你爹爹只好带着你们去汴京另谋出路。按理说,你爹爹有五亩田地,是村里富裕的佃户,最后他却讨饭去了。二十年了,没有想到你们后辈还活着。”
感叹一番,陈禹实又问:“你们见到了你们的大伯和叔叔吗?”
姐姐眼眶红红的:“见过了,我想拿回爹爹置下的五亩田地和一处盖房地基,可,可大伯和叔叔不承认了,说地契白纸黑字写着他们的名字。”
陈禹实说:“是啊,你爹爹多年未归,传闻早就死在外面了,你祖父母出面,更改了你家地契名字。你们突然回来,是否归还田地,也只能凭他们良心了。玉红啊,你们往后有什么打算?”
姐姐要说话,我抢着说:“庄主,能不能在您家吃一碗饭?”
我实在饿得不行了。
陈禹实一惊:“你们大伯和叔叔,连一顿饭都没有留你们吃?”
我可怜巴巴的说:“庄主,我们一天没有吃任何东西,就是一碗粥也是好的。”
平日里山珍海味都要挑食,如今饿得只要一碗稀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