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皇帝等人在城中酒楼吃过午饭后,登船启航北上返回京都。
宣德皇帝一行人在六月底终于抵达了天津卫与英国公张辅,陈老将军以及阁老杨荣三人汇合了。
汇合后四人便启程朝着京都港口驶入,小福贵把行程通知给内阁,让内阁率领朝堂上文武百官起来迎接凯旋归来的宣德皇帝。
内阁首辅杨士奇在收到小福贵传递过来的信件后,打开观看了起来,看完后,便传递给其他阁老观看,等阁老看完后。
内阁首辅杨士奇出声说道:“各位,皇上已经到了天津卫,我们该准备准备率领朝中文武官员去迎接皇上,亲征凯旋归来了!”
其余阁老都同意的点了点头,内阁首辅杨士奇便召集文武百官集合,把宣德皇帝凯旋归来的消息告诉起来集合的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听到宣德皇帝凯旋归来后也纷纷大喜,文武百官随着内阁首辅杨士奇一同步行出城,到紫禁城外迎接御驾亲征归来的宣德皇帝一行人!
内阁首辅杨士奇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出城来迎接宣德皇帝凯旋归来,紫禁城中的百姓得到消息后,也自发的汇聚而来,此时的街道两旁出现士兵在维持秩序!
防止百姓们汇聚后,引发什么踩踏事件,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发生可就不好了。
宣德皇帝凯旋归来的消息迅速在京都满天飞,不一会儿紫禁城中所有人都收到了消息,朝着这里赶来观看热闹!
午时末刻,宣德皇帝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船上下来,士兵们在英国公张辅的指挥下,一个个的整齐排列着队形。
过了几分钟后宣德皇帝见到队形排好后,便一挥马鞭御使战马出发回京都。
宣德皇帝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走着,就这样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离京都不到十几里地了。
队伍中的骑兵,打马朝着京都冲去,向着文武百官所在处,通知宣德皇帝等人的距离。
内阁首辅杨士奇率领着朝中文武百官在太阳底下晒着,一个个的都口干舌燥着,汗流浃背不时用着手帕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
兵部尚书李庆询问身旁的阁老杨溥,道:“杨阁老,皇上怎么还没有到?不是说到了港口了吗?”
阁老杨溥看了一眼兵部尚书李庆后,用手抹去额头上的汗水,说道:“不急,皇上这会儿应该到了才是,先静下心来先。心静自然凉!”
俩人说话的时间里,远方奔来一名骑兵,马上骑兵风驰电掣来到城门口处,猛然一拉马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口中发出一声嘶鸣。
前足落地战定,战马上的骑兵大声喊道:“皇上御驾亲征,大捷凯旋而归,距离不足十五里!”
说完,骑兵便掉转马头,奔驰而去!
又过了十几分钟,远方又奔来一名骑兵,来到城门口处,停了下来大声喊道:“皇上御驾亲征,大捷凯旋而归,距离不足十里!”
内阁首辅杨士奇提了提精神,对着身后同僚说道:“大家伙儿都听到了吧!皇上快到了,再等一等就行了。”
文武百官等人又站着等待着,十几分钟后,远处冲来一名骑兵,来到城门口处,勒住战马停下来,大声说道:“皇上御驾亲征,大捷凯旋而归,距离不足五里!”
这下子朝中文武百官都精神一震,内阁首辅杨士奇转身对着身后文武百官说道:“皇上一会儿就到了。大家伙儿都趁现在赶紧整理整理仪容仪表,不要到时候君前失仪。”
文武百官们听到内阁首辅杨士奇话后,都各自的看了看自己各处,整了整官袍官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迎接宣德皇帝凯旋归来。
此时,远处终于可以看到高举的明字大旗,迎风飘扬,缓缓前来,正是宣德皇帝归来的大军到了。
内阁首辅杨士奇见到军中明字大旗,赶紧示意一旁的仪仗队奏凯歌!
一旁的仪仗队收到内阁首辅杨士奇的示意后,赶紧奏起凯歌来迎接宣德皇帝来。
宣德皇帝骑着战马,缓缓地来到城门前,内阁首辅杨士奇率领着文武百官呼啦啦地跪倒下来,大声说道:“恭接皇上,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