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出所料,就在唐军全力恢复都城秩序时,远方的地平线上却隐隐传来不安的气息。
吐蕃军队在叛军覆灭后才姗姗来迟,当他们看到城头上飘扬的大唐旗帜时,顿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吐蕃首领噶尔·赞聂多布勒住战马,望着巍峨的城墙,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我们千里迢迢赶来,却让唐军抢了先!”他愤怒地说道,“难道就这样无功而返?”
吐蕃军营,麾下将领纷纷进言,有人主张立即攻城,趁唐军立足未稳将其击败;也有人认为唐军士气正盛,且城防坚固,贸然进攻恐遭惨败。
赞聂多布沉思良久,最终决定先将军队驻扎在城外,观察唐军的动向,寻找可乘之机。
吐蕃军队在距离都城二十里处安营扎寨,营帐连绵数里,旌旗如林。
他们不时派出小股骑兵在城周边骚扰,试图激怒唐军出城决战。
凌云识破了吐蕃的计谋,知道自己一方接连征战,决战就算胜利,也不可避免的有损失。
于是,严令将士不得擅自出战,坚守城池。
他深知,此时的唐军需要时间休整,而百姓也需要安定的环境恢复生产,绝不能轻易陷入与吐蕃的战争泥潭。
日子一天天过去,吐蕃军队始终找不到进攻的机会。
师国都城内,有凌云亲自坐镇,短时间内唐军与百姓齐心协力,重建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断壁残垣逐渐被新的房屋取代,荒芜的田地重新种上了庄稼,集市上也开始出现商贩的身影,久违的烟火气再次弥漫在城市上空。
而吐蕃军队这边,粮草消耗巨大,后勤补给逐渐跟不上,军心也开始出现动摇。
赞聂多布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军队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