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计划退出《美人鱼》,8亿

而喇裴康……杨简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自韩山屏卸任中影董事长后,他与中影的关系确实不如以往那般紧密。这次《火星救援》作为华夏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重工业硬核科幻片,投资巨大,前景广阔,中影方面最初似乎有些观望,并未像以往那样积极争取投资份额,杨简这边自然也就没有主动去送。想必这件事,让新官上任、急于做出成绩的喇裴康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如今江智强找上门,或许许以了中影在发行、后续合作等方面的某些便利或利益,喇裴康顺水推舟出面调解,既能卖给江智强一个人情,或许也存了几分借此敲打一下他杨简,彰显中影在行业内依旧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心思。

“呵……”杨简轻笑一声,带着几分不屑。他杨简行事,自有其原则和底线。安乐影业偷票房这种行为,触及的是行业公平竞争的底线,损害的是整个市场的健康生态。他当初做出封杀的决定,并非一时意气,而是必须要表明的态度。如果因为中影出面说和,就轻易收回成命,那他杨简的面子往哪儿放?更重要的是,这会让外界以为他软弱可欺,以后类似的事情恐怕会层出不穷。

他的原则很简单:要么拿出足够的代价来弥补他的“不痛快”,要么就继续硬扛到底。他并不惧怕与中影关系疏远,以他如今掌握的渠道、资本和全球影响力,中影固然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但绝非不可或缺。国内的国资电影公司很多,即便是拥有批片指标的,也还有华夏影业,即便华夏影业严格算来是中影的子公司,但两者之间又很独立,傅偌清和杨简的私交也还不错,所以他根本不可能与喇裴康站在一样的立场,要知道华夏影业也是《火星救援》的出品方之一,虽然份额不多,但其中代表的意义确实很不一样。

思忖已定,杨简不再犹豫。他拿起放在一旁的私人手机,找到了张彤彤的号码,直接拨了过去。

电话几乎是秒接,显然张彤彤一直在等着他的回复。

“喂,彤彤姐,邮件我看到了。”杨简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波动。

电话那头的张彤彤似乎松了口气,立刻问道:“小简,那我们这边该怎么处理?喇董那边等着回复,星辉和光线也都在观望我们的态度。”

杨简没有绕圈子,直接给出了指令,语气果断而清晰:“你这样,你立刻通知一下诗晴和王宁,杨柳影业这边我会亲自跟茜茜说。然后,你们联合向中影和星辉方面正式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确保张彤彤听清楚了,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

“告诉他们,我们这边有两个方案。第一,中影或者星辉,亦或是他们找来的第三方,出价8亿RMB,买断我们天眼影业、番茄影业、天眼嘉禾以及杨柳影业四家手中总共40%的《美人鱼》投资份额。钱到账,我们立刻退出《美人鱼》的出品方行列,后续这部电影他们想怎么运作,在哪个院线上映,我们绝不干涉。当然,最好不要是安乐影业,他们参与的电影在天眼嘉禾上不了。”

按照杨简上一世对《美人鱼》票房的最高预期,大概是按照34亿来粗略计算,制片方最终能拿到的分账票房大约在总票房的45%左右,假设最终分账票房是15亿左右,那么40%的份额对应的收益大约是6亿元。杨简开口就是8亿,这显然是远远超出了其潜在的收益价值,在中影看来肯定是属于典型的漫天要价。

杨简当然知道对方不太可能接受这个价格,他继续说道:

“第二个方案,如果他们不愿意出这个钱,或者出不起,那就维持现状。我们坚持之前的决定,《美人鱼》绝不能在安乐影业的院线上映。我杨简把话放在这里,我的面子,还没那么不值钱!”

他的语气在最后一句陡然加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

“你把这两条方案,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中影还有星辉那边。同时,你也知会一下光线,把我们的态度和底线透给他。我相信,王董是个聪明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选。另外,8亿的要价他们肯定不会同意,我们的底线是6.5亿,一定要咬死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常田作为光线的掌门人,同样是精明的商人。他肯定明白杨简此次的决心,何况柳亦妃还是光线的大股东,于情于理,光线都会选择站在杨简这一边。

张彤彤在电话那头迅速记录着要点,然后确认道:“明白了,小简。8亿买断,但可以谈,底线6.5亿,或者坚持不在安乐上映。我会立刻联系诗晴和王宁总,并同步给杨柳影业那边,然后正式向中影和星辉发出我们的书面意见。”

“嗯。”杨简淡淡地说道,“有什么进展,随时向我汇报。”

挂断电话,杨简将手机放在一旁,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花园里,阿尔文正指挥着两名园丁,小心地将一些晚开的菊花盆栽摆放到更显眼的位置,为秋日的花园增添最后一抹亮色。

杨简的内心十分平静。他提出8亿的买断价,本身就是一种策略。一方面表明了他绝不让步的强硬态度,另一方面也是给了对方一个讨价还价的余地。6.5亿这个数字,已经足以覆盖40%份额所付出的2.4亿成本,并且让他赚上一笔,。如果对方连这个价格都不愿意出,那就说明诚意不够,他也乐得维持封杀令,正好借此机会进一步树立他在行业内的权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触碰他的底线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至于中影的面子?杨简抿了抿唇。在商言商,喇裴康既然选择为了江智强来压他,就要有承担相应后果的准备。他杨简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这次如果轻易给了中影面子,那下次呢?只会让人觉得他好说话,以后类似的麻烦会越来越多。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挣的。”杨简低声自语了一句,这是他一直以来信奉的原则。他尊重规则,但也无惧打破不合理的潜规则。这一次,他就要看看,是江智强和喇裴康的资源人脉硬,还是他杨简的资本和决心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