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见诗言诗

唐朝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曹邺、李商隐,宋朝则是黄庭坚、张舜民、陈与义和戴复古。

其中最出名的当是诗圣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既写景又抒情,杜甫在在诗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他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场中还有文人在对此诗作赏析,听说其乃是岳阳楼的楼主,姓杨名维桢。

年轻时也曾在江南一带闯下赫赫名气,其作品有《铁崖古乐府》。

老先生穷经皓首,现今只为能写一首名篇佳句,刻印在岳阳楼上,与先贤并列,万古流芳。

只听其开口讲道:“该诗的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洞庭的浩瀚无边。诗人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两句气势磅礴恢弘,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而这些,是与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分不开的。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的是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的是诗人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使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听了他的讲解,即便是博闻强记的陈明也对其赞不绝口:“老先生认识深刻,理解透彻!”

“如果他生活在21世纪,做语文卷子的诗歌赏析肯定能得满分。”

杨楼主听到陈明的赞美,向其微微颔首。

然而,却有人唱起了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