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无形的、庞大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通过他的指尖,涌入那台“编织者”。
那奇异的装置似乎被激活了,表面的流光骤然加速,整个舱室的嗡鸣声也变得高亢起来,仿佛某种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
解析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河外文明的技术壁垒远超想象。
砾岩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的大脑承受着巨大的信息冲击。
无数晦涩难懂的符号、违背常识的物理模型、复杂到令人绝望的能量回路图......如同潮水般冲刷着他的意识。
然而,系统的强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同最顶级的解密器和编译器,以惊人的速度破译、理解、重构着这些来自未知领域的知识。
十几分钟后,砾岩猛地睁开了眼睛,眼中充满了无法掩饰的震惊!
费拉里斯撒谎了!
或者说,下联对这件武器的认知肤浅得可怜!
这根本不是什么“氢核编织者”!
根据系统解析出的核心底层代码和设计蓝图,这台设备真正的名字,或者说其功能描述,应该被称为——“物质基础构架调节单元”!
它所能操作的,绝不仅仅是氢原子!
其理论操作范围,几乎覆盖了元素周期表上绝大部分已知原子!
它能够精确地干预原子核内部的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改变质子、中子的数量和排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嬗变!
这已经不是炼金术,这是对物质宇宙基本构成法则的重新书写!
之前操控氢原子电子云分布和量子态,批量构造“太空凝滞场”,阻击砾岩的舰队,只是它最基础的功能。
它可以对原子进行大规模的瞬间批量操作,而不是地老天荒般的逐个干预。
这意味着它理论上可以在一秒内,将一颗行星的铁核变成黄金,或者将一支舰队的装甲原子键能归零,使其化为基本粒子尘埃!
费拉里斯所说的只能操作氢原子,以及作用距离不超过一亿公里,确实是因为这设备的底层控制代码中,被人为地设置了极其严格的限制锁!
这些锁限制了可操作的原子类型,限制了输出功率,也限制了作用范围。
如果能解开这些限制锁,根据“系统”的推演,这台设备的最大有效作用半径,将达到惊人的数十万亿公里。
这已经足以覆盖一个恒星系的最外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