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对先生,如何不谢?

他将拐杖往旁边一靠,双手小心翼翼地扶着木匣,看了又看,像是在打量一件稀世珍宝。

“匣子的雕纹确实是东晋时期的风格,纹路打磨细腻,保存得相当完好……”

黄老轻声低语,目光越发专注。

“老先生,您请慢慢看,我不着急。”

苏泽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云淡风轻的笃定。

黄老点了点头,双手在木匣上轻轻摸索,终于缓缓打开匣盖。

随着木匣被打开的一瞬间,整个房间似乎都安静了下来。

几位年轻的学者屏住呼吸,甚至有人不自觉地踮起脚,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书帖静静地躺在匣子里,微微泛黄的纸张和遒劲的字迹让人一眼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古朴之感!

黄老低下头,细细端详了一会儿,随后轻轻伸出手,动作缓慢又虔诚地将书帖取了出来。

“这纸质,这墨迹……果然是东晋时期的工艺!”

黄老的声音开始颤抖,目光像是被书帖上的字牢牢吸住。

他的手指轻轻划过书帖的边缘,好似在触摸历史的脉络!

而随着他将画卷徐徐打开,便见到这二十八字乃是!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 / 佳想安善,未果为结 / 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 山阴张侯。][1]

(译:“王羲之拜见,刚才下了一阵大雪,现在天又转晴了许多,想必您那里一切都好吧?有件事情我没能帮上忙,心里纠结郁闷至今。世上许多事情原本就是如此无奈。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亲自打开。)

见到这些字。

还有乾隆老儿在帖子上的大大的‘神’字,宛如狗皮膏药般的样子。

黄老双手颤抖,不断开口,

“中锋用笔,起笔遒劲有力,收笔干净利落……这是王羲之的风格!”

“是他的手笔!绝对错不了!”

黄老的声音越来越激动,连站在旁边的几位学者也忍不住纷纷围了上来。

“黄老,您确定吗?”

一年轻的学者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黄老猛地抬起头,眼睛在厚重的镜片后闪闪发亮,

语气中带着无比的坚定:

“我敢以我的职业生涯担保!这确实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