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各地任职期间,运用各种卑劣手段谋取巨额财富,贪婪之名传遍天下。
就在朱大典在担任漕运总督期间,贪墨达到顶峰。
当世著名学者张岱,当时曾担任他的幕僚,撰文描述:“亲见朱大典之贫横”,称其为“真如乳虎苍鹰”,并称他已经达到“人拟其富可敌国”的程度。
朱大典在去年下半年被东厂廉政司查办,从其家中搜出银280万两,黄金2万多两,房产、田亩、店铺高达3000多处。
“可朝廷却只是抄没朱大典的家产,流放至广西军中效力。”
“朱大典所贪腐的,全都是民脂民膏。他每贪墨一两银子,百姓就要多一分苦。”
“如今我大明,类似朱大典的贪官污吏,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大明如今的确是富强了,可富的是朝廷和朱大典之流,与小民又有何干?”
“由此可见,老衲之前所言,可有半分谬误?”
老僧侃侃而谈,一番话引起屋内众人的共鸣,无不义愤填膺。
一名行商愤愤说道:“以朱大典之罪,千刀万剐了都应当。听说之所以被赦免,是国师为他求情,陛下这才法外开恩。”
人们一阵窃窃私语。
“国师怎么会为这样的大贪官求情?”
“莫非国师跟朱大典之间,有什么纠葛?”
“听说国师富甲天下,银子比沈万三当年还要多,我看他的银子也不一定干净。”
……
魏藻德吓得面如土色,身体抖的更加厉害了。
这要是激怒了国师,在场的人没一个人能侥幸,他更是小命不保。
听到众人把话题引到云逍身上,侍卫们的眼睛都红了,手握住了刀柄。
乙邦才正要开口呵斥,被云逍挥手阻止。
人们说的并没错,朱大典之所以能保住性命,正是他的主意。
云逍其实并不认识朱大典,不过在前世却是听说过他的事迹。
此人的确是个巨贪。
朱大典除了贪,还有一个特点:才干超群,文武全才。
他不仅长于吏治,尤其善于用兵。
在原有历史的崇祯五年,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发起“登州之乱”,叛明降清。
数万叛军席卷山东,接连攻克十几个州县,朝廷大军被打的溃不成军,山东形势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