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朝会4

“臣叩谢王上。”白起觉得今天的王上简直太大方了。

秦王嬴稷接着说道:“太子悼在魏国不幸病逝,寡人心中甚是悲痛,但储君乃国之根本,储君之位更是不能长期悬空,寡人儿子众多,接下来大家议一下,看看谁有能力能够胜任这个位置,或者说,你们愿意将来跟着谁,继续走下去。”对于太子悼亡故,秦王嬴稷没有征询任何人的意见和看法,这是给秦廷一个强烈的讯息,‘我说病逝就病逝’,此事就此处理,到此为止。

诸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甚至还有一些想要说点什么的,也都很明智的闭上了他的嘴巴,把自己脑中的思路强行掰扯到秦王嬴稷划定好的轨道上来。本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就应该这样干的,只不过议定储君人选,虽说是一件公事,但是储君却是秦王的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件私事,只不过是天家的私事,父亲立儿子,人家想立谁就立谁,关别人什么事,这要是一时间说不到秦王的心思之上,被想成了居心叵测,那就麻烦了,所以这个时候的一众之臣,心里面都是很复杂的:

有的想着干脆闭嘴,接受既定事实就成了;有的想着,富贵险中求,与其这样不上不下的干一辈子,还不如放手一搏,如果能捡一个拥立之功,也算是遇上了一个天大的造化,说不定将来就会被新王想起来,在朝中安排一个重要的职位,也算是搏出位了;也还有的在想,我和太子悼处的好好的,为了巴结他,真金白银可是没少花,他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走了,连同带走的可是我的命根子啊,我可再从哪里去筹措这些进身之资,你秦王简简单单的一个病逝就了解了,我……我……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有笨蛋就有聪明人,有蠢材就有贤才,有胆小的,就有胆大的,有瞻前顾后的,就有一往无前的,越到这种决定历史走向的艰难时刻,就越是明显。

说时迟,那时快,魏冉首先开口了。

“启禀王上,老臣有奏。”这个关键的时候,魏冉当仁不让。他们辛辛苦苦,冒着天大的风险做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相国但讲。”嬴稷知道,魏冉肯定会开口,就是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忍不住,这样迫不及待,连一点羞耻之心的隐忍都没有。

“储君乃国之根本,自古立长不立幼,才能绝了那些觊觎王位的宵小之辈的歪心思,社稷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安宁。现在太子悼既然已经薨逝,那么就应该立二公子嬴柱为太子,以正国本。”魏冉老谋深算的把国家制度,公室规矩搬了出来,把他自己则腾得远远的。

“寡人知道了,相国稍待!”嬴稷心中暗想,既然当朝相国已经把道道给画出来了,就很难再听见不同的声音,如若再无人谏言,我就先点他几个人再说,就是不起作用,也要搅和一下。

果然不出所料,武安君白起依然是摆出了只打仗不参与政事的老样子;嬴乐早就和自己有过商议,也不说话。秦王嬴稷看着魏冉在朝中一言九鼎的影响力,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不过即便是要宣布嬴柱就是新太子人选,但有几个人的意见是不能绕过的,必要的程序和问询是必须的。于是秦王嬴稷看向白起问道:“武安君可有话说?”

白起虽然从不参政,但是他也不想得罪未来的秦王,于是开口附和道:“微臣也是赞成嬴柱公子。”白起实乃微词大意,多一个字他也不说。

嬴稷道:“好!那么太师呢?”

嬴乐痛快的说道:“微臣拥立二公子嬴柱!”

嬴稷看这几位重臣都在大庭广众之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个代表公族,一个代表政界,一个代表军队,分别承担了这拥立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