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太后:“他让谁查案?”

陈妃:“秦川和闵衡。”

“嗯,让这两个人查案,”太后看着自己修剪的盆栽点点头,也不知道是在赞同赵玦的决定,还是在夸自己修剪的好:“看得出来,他这次是真的打算要清理朝堂。”

陈妃:“正是这样呢,姑母,怎么办?现在父亲都急死了!”

“慌什么?”太后说:“水至清则无鱼,你信不信,我敢保证朝中真的做到了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朝臣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朝廷中有多少官员?难道他还能真的把这些官员全部杀光不成?

若真是这样,到时候朝中无人,朝廷还怎么运转?”

陈妃:“可是……”

“放心,他不会这么傻的,这是自毁根基。”太后说:“这事闹到最后,顶天了就是让官员们拿了多少都通通吐出来也就完了。不过,陈家毕竟关系特殊,为了稳妥起见,让你父亲尽管将不相干的东西都处理干净。”

陈妃被太后这么一说,也冷静下来了。

还得是太后,总能剖开事物看见问题的本质。

赵玦再生气,还能真将所有的人都杀了不成?

“不过,哀家现在倒是另有一件事不放心,”太后眉头微蹙:“这孽障都回来了,周冲怎么还没回来?就算刺杀失败了,也应该回来复命才是。”

徐凤鸣等人回了丞相府后,郑琰十分贴心地把尹绍之的房间安排在了距离姜冕十万八千里的位置。

原因无他,只因这姓尹的话太多了,还十分没眼力见地总是缠着姜冕。

几人回来后,闵先生没急着找他们问话,而是让众人好好休息。

事情已经解决了,什么话也不急于这一时。

结果这几人刚到丞相府不久,闵先生就被通知参加朝会去了。

闵先生走后,直到酉时才回来,并且带回消息,齐言之被收押到廷尉狱了,并且还不许任何人探视。

他害怕尹绍之一着急做出什么事情来,于是说完当即跟尹绍之解释,赵玦这么做是在保护他,毕竟齐言之身份特殊,一个人在大安不安全,这时候在廷尉狱反而不会有生命危险。

尹绍之是明白这其中的关系的,没有过多纠结。

晚上时,赵宁趁着天黑,熟门熟路地潜进了丞相府。徐凤鸣吓了一跳,现在这种时候来丞相府,万一让人看见了,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放心,”赵宁说:“没人知道。”

徐凤鸣转念一想,赵宁这点轻重是有的,也不过多纠结。

赵宁在丞相府留宿,天亮之前又悄无声息地走了。

接下来日子,闵先生跟秦川有的忙了。

徐凤鸣跟姜冕在丞相府中闲来无事,就跟着欧阳先生帮忙整理堆积的政务,并且将各地上呈交的文书进行分类挑选,一部分送进王宫,另一部分无足轻重的就直接处理了。

由于秦川被调出来查案了,考校王子一事交到了太傅手中。

赵宁回来后第二天又回了别院,每天白天在别院,亦或是校场跟着众王子一起读书、辩论、写文章,外加练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君子六艺。

偶尔太傅心血来潮时,还会让他们分析各国的情况,并且让他们制定作战计划。

晚上就继续过着那种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日子,偶尔想徐凤鸣想得紧了,就悄摸着溜出去找他。

尹绍之在丞相府无聊地转悠了几天,最后也加入了处理政务的大军中。

令尹绍之感到震惊的是,这种涉及到国家机密的事,闵先生居然愿意让他来插手,他实在是对闵先生对他的信任而感动,干起活来十分卖力。

这段时间国内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就是好多文书呈上来都是各地的灾情。今年夏天启国又遭遇了干旱,很多地方因为大旱引发了小规模的动乱,不过已经被当地的封邑大臣和士族压下去了。

最开始查看到文书的,是丞相府的一名客卿,这文书写的很巧妙,全文避重就轻,他还真的信了,随手写了个阅就扔下去了。

殊不知,就是这个疏忽,导致了几个月后的流民暴乱。

闵先生跟秦川每离奔波劳累,吃力不讨好地查案。

三个月后,第一场雪下来了。

今年这场雪格外地猛烈,一来就是鹅毛大雪,只不知,又要冻死多少人。

经过闵先生和秦川的努力,大臣们终于陆陆续续地进了廷尉狱。

其中上到王室宗族,下到士族子弟,通通无一幸免,就连四王子都牵连其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日朝会的时候,朝廷上已经少了很多人了。

就这,都还只是查到一半的结果,再查下去,恐怕朝中的官员得尽数关进廷尉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