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是由10名士兵组成的火力支援组,他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神射手一样,携带整个排的3挺轻机枪,在距离据点大概200米的小高地上寻找绝佳的隐蔽位置。
蒋云仙亲自查看地形,为火力支援组选定了这个既能有效覆盖战场,又不容易被倭军发现的位置。
他多次叮嘱士兵们要密切关注战场的动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整火力,说:“你们的火力是整个突袭行动的保障。”
要一直盯着战场,看到咱们的兄弟有危险就开火掩护,要是看到倭军有增援或者反击的迹象,立刻把他们压制住。没有我的命令,不可以擅自行动。”
一名负责指挥火力支援组的班长敬礼回答道:“排长,我们都清楚任务了,保证按照您的指示做,绝不擅自行动。”
凌晨3:05
第一组的10名士兵在蒋云仙的精心指挥下,如同一群被激怒的雄狮,突然向据点正面发起猛烈攻击。
蒋云仙一声令下:“第一组,冲!”
士兵们呐喊着冲向据点,手中的步枪喷射出愤怒的火焰。
他们一边冲锋,一边有节奏地开枪射击,枪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对倭军的宣战怒吼。
倭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瞬间如临大敌,轻重机枪同时向正面开阔地疯狂扫射。
子弹如同密集的雨点,呼啸着划过夜空,打得地面尘土飞扬,弹坑密布。
第一组士兵按照蒋云仙预先的部署,迅速分散隐蔽。一名士兵喊道:“班长,这鬼子的火力太猛了!”
班长冷静地回应:
“别慌,按照计划来,间歇性射击,把他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士兵们像灵动的松鼠,利用地形的起伏、沟壑,巧妙地与倭军展开交火。
蒋云仙在后方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他冷静地指挥着士兵们的行动,时而让士兵们进行短暂的火力压制,时而指挥他们迅速转移阵地,避免被倭军的火力击中。
每一次士兵们的行动,都像是在蒋云仙的指挥棒下跳动的音符。
凌晨3:10
就在日军的注意力被正面佯攻像磁石吸引铁屑般牢牢牵制时。
第二组的12名士兵在蒋云仙排长的巧妙指挥下,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摸到了据点右侧的铁丝网薄弱处。
蒋云仙事先详细规划了行军路线,避开了倭军可能设置的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