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公子有所不知,前些日子连降暴雨,河水暴涨,冲毁了不少已经修好的堤段,那些石料,可都打了水漂。”崔峰叹了口气,仿佛真的为这天灾感到痛心。
“这天灾人祸,谁也无法预料,顾大公子总不能把这笔账,算到本官头上吧?”
顾瑾瑜紧紧盯着崔峰,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可崔峰却是一脸坦然,毫无惧色,甚至还带着一丝看戏的玩味。
“好,就算如崔大人所说,石料损耗严重,那为何迟迟不见补充?”顾瑾瑜压抑着怒火。
“顾大公子有所不知,这采买石料工序繁复,修堤的石料必得精挑细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崔峰不紧不慢地解释,“青州本地的石料有限,要从外地调运,需要时间。”
“再说了,这运送石料也得走水路,如今河水泛滥,船只难行,逆水行舟,更是耽误了进度。顾大公子,你也是读过书的人,总不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吧?”
顾瑾瑜听着崔峰这些托辞,心中愈发恼火。
这几日他已经派人暗中走访,了解过青州的情况。青州附近就有几座大型采石场,出产的石料质地优良,完全可以满足修堤的需求,根本不需要从外地调运。
至于水路运输,更是无稽之谈。青州城外的河道虽然水位上涨,但并非不能行船。
崔峰看着顾瑾瑜气急败坏的样子,心中暗自得意。
“顾大公子,赈灾之事千头万绪,急不得。”
崔峰换上一副语重心长的口吻,“依本官之见,当务之急,是筹集更多的石料。只要石料充足,修堤的速度自然就能加快。”
顾瑾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盯着崔峰问:“崔大人有何高见?”
崔峰慢悠悠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算计:“高见谈不上,不过,本官倒是有一个提议。青州城内有不少富商乡绅,他们家财万贯,若是能让他们捐献一些银两购买石料,定能解燃眉之急。”
顾瑾瑜眼神一凝,心中快速盘算着。要接触那些乡绅,免不了要拉下脸面宴饮应酬,虽然是个苦差事,但眼下也确实是个办法。
“好,此事就由我去办。”顾瑾瑜当机立断,“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是筹集到了足够的石料,崔大人必须保证,加快修堤进度。”
崔峰笑着点头:“那是自然,只要石料充足,本官定当竭尽全力,早日修好河堤,让百姓免受水患之苦。”
话虽这般说,崔峰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那些乡绅一个个都是铁公鸡,想让他们掏钱,比登天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