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抓到了网前比较高的点,反手勾对角!
这个网前球,还是属于陆念雅的,朱一军已经退后场等着杀球了。
陆念雅刚刚冲到网前,刘鸿宇的扑网抢点太快。
这个勾对角过于贴网,质量太高。
即使她又一次动用了一扑之力,但是过于匆忙,速度也慢了。
已经没有了推球和挑球的角度,只能从下往上搓球放网。
这对她的手感要求很高,能救球过网就已经不错了。
然而刘鸿宇退守中前场,抓网前!
搓球!
机会!
抓住了!
刘宏宇一步飞扑而至,再次抓住了高点,反手再次勾对角!
朱一军要防刘鸿宇推直线平高球,也只能蹲守中路中后场。
此时再飞扑救球也慢了一步,球已落地!
1:0
李青青的心态是偏向刘鸿宇和侃荫的。
此刻她兴奋的叫道:“咦?好漂亮的两个连续的勾对角!”
决赛的专业解说还是奥运会的女单冠军李雪茜。
“这个球吊球的思路其实很好,原本她是可以取得主动的。
但是这个球,应该是侃荫的能力有限。
她没上前接吊,反而是刘鸿宇替她接了。
由于刘鸿宇的移动速度非常的快,想不到坏事,反而变成了好事!
女选手与男选手拼网前技术,由于移动的速度慢。
基本上只有二拍得分或者逼对手起球的机会。
斗网前,是后发制人,谁先把一扑之力用掉,谁就先失去了主动性。
如果拥有先手的机会还好说,这个球被刘鸿宇抢到了先机先调动。
陆念雅先扑了出去,有了小僵直,还在拼网前,那基本上就是找死了!”
会不会看球不要紧,李青青拍了一下李雪西的马屁。
“哦,雪茜姐分析得真好!那这场比赛刘鸿宇和侃荫有机会赢吗?”
若说李青青是支持刘鸿宇和侃荫的。
那李雪茜肯定是偏向支持朱一军和陆念雅。
国青队就是国家队的预备役,他们两人可以算是她的师弟、师妹了。
“单论进攻和防守的能力,朱一军和刘鸿宇差不多。
但是侃荫进攻与防守的能力比起陆念雅要差上许多。
虽然说双打不是两人的战力一加一那么简单。
但是朱一军和陆念雅又配合了二年。
论个人实力、论默契度、论衔接的流畅度。
朱一军和陆念雅都要占优势,我实在是想不出,他们有什么输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