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天下无敌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710 字 20天前

没错,他“写”的便是原本是老辛大作的《青玉案.元夕》。

那个时空,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对这阕词,王大师推崇之心可见一斑,已然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当然,过度解读名篇乃是文人通病。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些莫名其妙的解读会让作者都感觉不可思议。

不过,此词之美确是毋庸置疑的,出现在大定文坛就好像一颗炸弹,“呯”,猛然爆炸开来,威力无法估量。一些个老儒读罢,老泪纵横,道大定文坛中兴有望,只在冯改之一人。

啧啧,这就太拉仇恨了,虽非过分捧杀,也是将冯过推上了高高在上的神坛,一不小心就得摔个粉身碎骨。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么,太难了。

此乃后话,事实上这阕词十六日便在饶城某个圈子传播开来,始作俑者正是资云。

话说这资公子也是悲催的很,原亦非平庸之辈,十六岁就过了院试,算得是年少有为,奈何父亲光芒太盛,完全被掩盖成了阴影。他平素交往的自是些负有才名的青年俊彦,往来唱酬,各具傲气,谁也不服谁,真论起诗词功力却是他垫了底,难免起了好胜之心要打个漂亮的翻身战。这不,机会来了,即便是冯过的词作,那也是自家师弟、父亲的学生,自己人,借来装装逼不过分吧。

这波操作骚气十足,真的被他装到了。

“此词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读来余味无穷,妙极……”有人见猎心喜,疯狂打call。

“历来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当以欧阳永叔之《生查子》最是传颂。然此阕《青玉案》绝非可有可无,当可称作词中豪杰也……”有人拼命点赞。

“此词用字精练,然则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末句一出,整篇便显精绝……那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没有任何意义与趣味……”有人点评公允,见识不俗。

“作文意象之高妙,就在其含义的多重性。有道是‘隐以复义为工’,此论在以凝练为特点的诗词作品中尤为明显。又曰‘诗有内外意’,一象两意方成一意象,但正如一诗可多解,一象三意、四意,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情。‘人’意象的复杂性造就了整首词的内涵的复杂性,整首词的主旨及意蕴亦由此而得到升华……”有人点评的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在结构上,此词也有其妙处。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有人从词作结构分析解剖。

总之,此词一出,赞誉不绝。

到了十七日,便有歌坊在多方联系作者君,想拿到此词的首唱,但,是夜,董小宛唱的便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