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过,榆林新政,关键是根治土地兼并,这是要挖士大夫的祖坟。所谓的培育狼性,这是目,平均地权,这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我家也是奴隶出身,听我父母讲,灾荒之年,饿得人眼睛发绿,就是人肉都能吃得下,天下还有比这更惨的事吗?“
”为什么会这样,不只是暴元,前朝历历,人相食的事情累见不鲜。“
”你家要想由一世而至万世,这是其中的关键。“
”我拜访宣国公,也是有深意的。“
”自始皇帝兼并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皇家与士大夫共有天下,已成惯例。百代都行秦政,兼并已成痼疾,到如今已更是根深蒂固,撼动起来,何其艰辛。“
”当今朝廷行政,大抵如此,难离左右。“
”一朝新创,其兴也勃,一朝国灭,其亡也忽,朝代更替,根子就在土地。“
”土地兼并的恶果,富者田连阡陌,贫者地无立锥。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流离失所,困顿不堪。无恒产者无恒心,你能指望他不造反吗。“
”道理人人都懂,怎么没人想到去改一改,为什么?因为,士大夫是既得利益者,到手的财富谁愿放弃。革他人命易,舍自己财难。因循下来,就等着下一次风暴降临。“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高人,不管改的是那个方面,结果都是很悲惨的。“
”商鞅、晁错,一被车裂,一被腰斩。“
”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要动一个窗户,风险都不小。“
”皇上天纵之人,其刚难折。如今年事既高,老而弥坚。我怕他做出糊涂之事,留下千古遗憾,所以才想到让宣国公为你分谤”
听到这里,朱标红着眼睛扶起傅忠,“家里的事你放心,我也不是纸糊的。九妹那边我也会留意,她本来就是父皇最喜爱的女儿。“
”此去榆林,关河远隔,千万莫要趁一时之忿,充英雄出头,你的性命对大明很重要,对我就更重要了。颍国公的卫士我是放心的,就不再加人了。”
其实傅友德的卫士,哪里比得了当今太子的卫士,他是怕傅忠生疑,忍痛放弃了再加人手的想法。
朱标的谕旨不是白下的,他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他有一个洞察人心的爹,又有当今世上最为精明的参谋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