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述问道:“杨知府已调行省,只怕插不上话。”
傅钟大声说道:“行文那就说狠点,警告布政使衙门,谁敢从中贪墨,老子不会放过他。通知程续和他老父,搬到田蕴那里重新开张。“
裴述担忧说道:”广西行省有样学样怎么办,何不像赵山一样,把砖坊直接挂靠户部,这样,行省就无权吞并了。虽然户部会增加一些费用,却得到了一个安全的保证,您觉得怎么样?”
傅钟摇头,“程续与赵山不同,他与我是合伙性质,我们早有约定,砖坊的一切都由他作主。要是插手,就是违反协定。信用是经商的基石,动摇不得。我宁愿砖坊垮掉,也不能插手他的经营。”
裴述激愤说道:“那就直接搬到高丽,既不会违背协议,也不失是说合李成桂的一个筹码。“
傅钟叹了口气,”谁叫这是我们的桑梓之地,不逼到绝境,哪能背井离乡,这事无须讨论。”
“榆林新政崩了就崩了,这个自下而上的改动本来就值得商榷。给齐泰、常律去信,请他们就地辞职。如果朝廷不另行安排,暂时任我的行军参议。回京后不必随军,就在公主府编辑新的大明律。编辑的关键是,条列必须严谨,不能留有任何寻租空间,同时协助公主整理古代典章。“
裴述:”分拆了的榆林军怎么办?“
傅钟意味深长说了句:”惜人者,人恒惜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裴述尽管不解,军队是牵扯朝廷大政之事,他不敢问下去。
看着他茫然的样子,傅钟心里在叹息,朱氏皇室能不能十代、百代享受尊荣,就看他们怎么想了。如果朝廷不支持我东征,老子也要蛮干,早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从这天起,傅钟的渐进改动的心思完全变了,不打烂这个旧有体制,什么事都干不成。
倭人的命运随即也发生了变化。
傅钟对裴述说道:”给强叔去一封密信,护送几个关键的技师,悄悄向高丽进发,路上边走边等。如果朝廷有明诏,榆林兵能重新组合调来高丽,就请他们去我家,我有另用。“
李成桂掌管的地域虽小,傅钟有充分的信心相信,他的智谋不下于大明高祖皇帝朱元璋。
裴述正要起身,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本来酒坊与砖坊的股本就不能贷够用兵的经费,如今砖坊又被陕西收回,出兵的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