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出了城,外面光线甚好,黛玉透过纱窗,怔怔地看着外面,贾瑛凑了过去,在她耳边说道,
“林妹妹,你看,路旁近处,和远一些的草,像不像昌黎先生诗中所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
被贾瑛这一提醒,黛玉回过神来,看了看两处的草色,稍有对比,确如他所说的那般。
黛玉眼睛一亮,伸手抓住贾瑛的胳膊,“二哥哥,确实如此,以前读诗的时候,毕竟没有见过,却不想竟是这般景象。”
说完略有激动的心情,又忽然变得遗憾了些,“果真‘最是一年春好处’,只可惜远处的不是‘烟柳’。”
贾瑛握着她的手说道,“好妹妹,那是因为咱们趁着阳光明媚才来的,若是前些日子,正值清明,那这里就如诗中一模一样了。”
黛玉凝思片刻,点了点头,看着外面的景色,默默不语。
车队次序走上城外大道,离城一段路程后,便时有山坡田野,中间有小型村庄点缀。
田野路旁的野草野花,时不时又能见到几只蝴蝶蜜蜂,最普通的景象,却把常年关在府里的小媳妇小姑娘们吸引住了。
有长辈在旁的迎探惜三春,有府里教引嬷嬷看着的湘云,四人虽都有心,这会儿只得忍着。
但李纨凤姐秦可卿三个小媳妇没人管制,正靠着车窗,掀开几点缝隙,贪婪地看着外面的田野。
而老太太带着的黛玉,便被贾瑛拉着,给她一一指点介绍,黛玉看的高兴,老太太只笑呵呵的看着两人。
旁边的鸳鸯,琥珀,紫娟,袭人几个丫鬟,有贾瑛这个导游在一旁讲解,她们也都乐在其中。
车队行了半日,进了西庄范围,李庄头带着几个管事,和周瑞几个管家对接。
贾瑛这时说道,“老祖宗,林妹妹,现在咱们已经进了庄子范围了。”
老太太听了也起了好奇心,靠过来和黛玉一道看着外头,“宝玉,这外面的田地都是你的?这里种的是水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瑛回道,“老祖宗,这便是京西稻了,这秧苗才插上不久。”
“这个庄子原本是母亲的,我要了过来,然后又买了些地,扩大了许多,再进去二里路,我们就可以下车歇息了。”
半晌,几人便透过纱窗,看到了前方的民居建筑,车队走过村庄前方一道小河,过了桥,便转了个弯。
为了有个停车歇脚的地方,或者贾瑛偶尔过来也要居住,这里原来的住户迁走后,便把原本的茅屋都拆了,建了一栋五进四合院。
周瑞,李庄头开了中门,清除外面的仆役,贾珠、贾琏、贾蓉几人才过来请示,“老祖宗,可以下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