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究竟是对还是错?

“但是,朱元璋却忽略了极其重要的一点。”

朱元璋闻言一怔。

他原本还是颇为得意的,因为朱辰能够理解他的意图,只要能理解他的意图,就会知道,他这个封王戍边之策实则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战略。

而且朱辰拿出地图来跟他说,显然他的空间战略布局朱辰也都看出来了。

不简单。

这个朱辰真不简单。

朱元璋颇有一种伯牙遇上子期的知音之感。

可是,朱辰话锋一转,又说自己忽略了极其重要的一点?

到底是朱辰没有彻底理解自己意图,还是他真的看出了什么漏洞?

朱元璋皱着眉头,尝试问道:“是朱元璋没有考虑到限制藩王造反的情况吗?”

“不是。”

朱辰摇头道:“对于这一点,朱元璋其实已经考虑了,而且考虑得很充分,在分封的时候,朱元璋就立下规矩,凡受封诸王必须离开京城到封地就藩。就藩之后,不允许各亲王之间有任何的私自往来,即使是入朝面圣,诸王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一王离开京师后,另一王才可启程返回京师。”

“所以,诸王就藩之后,互相之间断绝联系,且不能轻易回京,这对于朱元璋而言,可以说得上是与自己的儿子们‘生离死别’。但即使这样,朱元璋的封王戍边之策最终却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朱辰的话,让朱元璋陷入了沉默之中。

“而且,你看这里。”

朱辰指着地图对朱元璋道:“朱元璋的布局除了九大塞王对外形成共御蛮夷的坚固防线以外,对内又何尝不是形成互相牵制之势,藩王之间不允许私通,只要有一家藩王反,朝廷可以联合其他藩王迅速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轻松平定叛乱。”

“所以,只要不是半数以上的藩王联合造反,朝廷几乎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听罢,朱元璋露出不能再赞同的表情。

可以说,朱辰将他封王戍边的整个谋篇布局全都给读透了。

诚然。

他也觉得自己该考虑的都考虑了,可是为什么封王戍边之策,在他死后仅仅就坚持了四年时间,便土崩瓦解。

为什么?

难道说他真的忽略了极其重要的一点?

可究竟是哪一点?

朱元璋看向朱辰,一脸诚恳的道:“那请问先生,朱元璋究竟忽略了哪一个极其重要的点呢?”

朱辰回道:“朱元璋忽略了他的继承者。”

“他的继承者?”

朱元璋闻言一下子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一脸不解。

只听朱辰继续道:“朱元璋虽然有着长远的战略目光,想要用自己的战略布局,给朱家子孙封王的同时,还想要保大明的子孙后代能够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一举两得,但是,他的继承者不见得每一任都有他那样的战略目光。”

“因为,只要是世袭的皇位,就没有人能保证每一任皇帝都是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