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夺船出海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3210 字 10天前

“我晁盖重的是公正信义,又不是滥好人,自然不会这么做。看到船上我处置那些囚犯,你还不清楚么?”

“额...确实如此,晁寨主也是恩怨分明,是非清楚的人呢。”

宗泽想起在船上,晁盖一个个审问那二十六个囚徒,最后杀的人头滚滚,只剩下八人存活的情况。

晁盖此人,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啊!只是,他是以什么来判断该杀、该留的呢?他为何对老夫如此优待?出海都要带着老夫又意欲何为?

宗泽对晁盖好奇心更浓,疑惑却也更多了。

“好了,登岛吧。听我号令行事。”

补给船在船工的操作下渐渐靠上了码头栈道。晁盖对身后的众人吩咐道。

屠龙手孙安之前在船上二十六名囚犯中没有发现乔道清,情绪就一路很低落,现在终于抵达沙门岛,他的杀意再也抑制不住。

“稍安勿躁,看到山上那四丈高的沙门寨城墙了么?进了寨门再动手。”

晁盖拍了拍孙安的肩膀叮嘱道。

“是!”

孙安勉强压下了怒气说道。

“补给船来啦!”

岛上的狱卒和囚犯们见到补给船靠岸,全都欢呼起来。

沙门岛上种不了粮食,捕鱼又养活不了这么多人,淡水苦涩又难喝,岛上毒蛇虫蚁还多,可以说生活条件非常恶劣。

人一多,食物和淡水就不够。而庙岛处于重要海贸航道上,来往船只众多,常有在庙岛躲避风雨。

因此岛上需要常年驻扎300军兵以做防备。

他们即是军兵,又是狱卒,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困守岛上的囚犯。

同时也造成了狱卒比囚犯还多的现状。

这些狱卒和囚犯,大部分都要靠登州补给船来才能活命,每到月底就会出现青黄不接,如果正好碰上海上风浪,登州船只不能按时抵达,他们的日子就更加难熬。

现在见到补给船按时抵达,全部欢呼跃起起来,至少不用为这个月的物资发愁了。

沙门寨副管营带领数十狱卒到码头迎接。

“包兄,幸好你们来的及时,再晚些时日,我们就要饿肚子了。”

副管欣喜道。当他看到宗泽时,更是大吃一惊,连忙躬身道:“通判大人,您怎么也来啦?”

沙门岛普通狱卒可能一辈子也出不了岛,但是他们这几个营管还是每年需要回登州城述职的,自然认得登州城掌管大权的通判宗泽。

宗泽面色尴尬,他被免职编管是这几天的事,沙门岛与登州的联络是一个月一次,所以岛上的这些官吏还不清楚他已经不是通判了。

“怪不得半路给我换上好衣服,说什么素衣不符合我的气质,原来是用在这里!”

宗泽瞄了晁盖一下,心中暗道。

怎么办?该给他们提醒吗?宗泽看了看包祥身后站着的阮小七,自己身后站着的张三、李四,犹豫了一下。

就是这犹豫的间隙,晁盖上前一步,对那副营管道:“大人之事,不要多嘴,先运送物资下船,我们到寨内细说吧。”

“是极,是极,大人随我来!”

副管营连忙前头带路。晁盖一行跟随向山头的主寨而去。

一路上屠龙手孙安眼睛不停的大量周边,忽然,看到戴着镣铐劳作的囚犯中,有一人披头散发,身形消瘦,都十一月份了,还衣衫单薄。

“乔大哥!”

看到自己的好哥哥乔道清如此凄惨,孙安情不自禁的喊出了声。

“是,是孙贤弟,贤弟救我!”

乔道清迷茫了一下,抬头看向声音来处,辨认出来人是自己的好兄弟孙安,顿时泪流而出,大声喊道。

也不怪乔道清如此失态,实在是这一个月的沙门岛生活,让他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看到一点希望,顿时就泪崩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宋的刑法花样繁多,一般人真挨不住。

宋江挨了官府一顿打,装疯卖傻的人设都不顾了,连声告饶认罪。

卢俊义挨了官府一顿打,打熬不过,自我安慰说:我命中合当横死,我今屈招了罢。

李逵挨了官府一顿打,赶紧招做自己是“妖人李二”。

武松挨了官府一顿打,说“要打便打毒些,不要人情棒儿,打得我不快活”。结果面对张都监陷害,武松也扛不住“批头竹片,雨点地打下来”,只得招供。

可见,这些江湖好汉没有信仰支撑,不可能像革命烈士一样宁死不屈。

乔道清也是如此,面对官府的毒打他扛不住,面对沙门岛的折磨,他更扛不住。

“乔大哥,我来救你!”

孙安拔出背上双剑,跳入囚犯之中,挥剑砍杀几个狱卒,又一剑斩断乔道清的脚铐。

“有人劫狱,有人劫狱!”

这种杀上海岛来劫狱的事情,一百年都没见一回儿,这些狱卒慌张的四散而逃,大声喊叫。

“叮当叮当叮当!”

用做警报的铜铃铛响了起来。

“大人,这,这......”

副管营也从惊愕中回过神来,怀疑的看向晁盖等人。

“唉,不经调教,果然用的不顺手。”

晁盖无奈看了看孙安四处砍杀,又看了看狱卒溃逃跑回沙门寨紧闭寨门,四丈高的城墙上开始有弓箭手出现。

“动手强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