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爆炸,没有光芒,甚至没有能量波动。
只有一片绝对的“无”。
以诱饵坐标为中心,半径数百万公里的空间,连同其中漂浮的所有星骸、尘埃、能量粒子,乃至最基本的时间流逝概念,都被那暗白色光柱强行“归零”,回归到了宇宙诞生之前、连“存在”这个概念都尚未定义的“秩序奇点”状态。那片区域,变成了一片纯粹的、没有任何信息、任何规则、任何意义的“空白”,一个镶嵌在现实宇宙中的、令人灵魂冻结的“虚无补丁”。
即使是星语,通过“万梦织网”间接感受到那片“虚无”的意境,意识核心也不由得一阵剧烈震荡,仿佛要被那绝对的“无”所吞噬、同化。这就是“仲裁官”净化力量的终极体现之一吗?直接将目标从存在层面彻底抹除,连“曾经存在过”这一事实都予以否定!
幸好,那只是一个诱饵。在暗白色光柱降临的前一瞬,星语已经通过“万梦织网”切断了与那个诱饵节点的所有连接,并引爆了预设的规则干扰源,制造出“异常点被意外摧毁”的假象。然而,她知道,这种级别的攻击,必然伴随着“仲裁官”意志的深度扫描,以确认净化效果。她留在那里的伪装,能骗过它吗?
**第三战线,自身的强化与深潜。**
在三处战场如火如荼的同时,星语自身的关键任务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万梦织网”的初步整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她的引导下,那些被安抚的文明回响,开始尝试超越个体界限的“共鸣共振”。起初只是微弱的涟漪,但随着她以自身“平衡”之力作为调和与催化,这些涟漪逐渐汇聚成更加有序的“信息潮汐”。一个擅长能量塑形的回响,将其特性分享出来,增强了网络关键节点间的能量传输效率;一个精于微观结构稳定的回响,则贡献出它的“知识模板”,用于加固那些承受着“仲裁官”意志余波扫描的隐匿区域。
这张网,正在从一张相对松散的信息网络,向着一个初步具有协同能力的“分布式意识复合体”演化。虽然距离真正的“文明联合体”还遥不可及,但其韧性和功能性已然大幅提升。星语甚至能感觉到,网络中开始自发地孕育出一种微弱的、集体性的“情绪”——那是对生存的渴望,对压迫的反抗,以及……对她这个“织网者”逐渐加深的认同与信赖。这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开始有了生命的雏形。
**定位“收割者”主力**的工作也有了重大发现。通过综合分析西线科研舰的规避路径、北线“秩序奇点”打击后“收割者”力量分布的细微调整,以及“万梦织网”对幽蓝空间涟漪起源的追溯,星语终于将“收割者”主力舰队最可能的隐匿范围,缩小到了三个特定的“时空褶皱”区域。这三个区域都位于遗骸星域的核心地带,规则环境复杂到令人发指,如同宇宙本身打成的死结。即便是她,在没有精确坐标的情况下贸然深入,也极有可能迷失其中。
她需要更精确的坐标,需要一个“信标”。
**与“永恒梦境”的深层连接**,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星语分出一缕核心意识,沉入胸口那微缩星璇般的入口,再次降临那片由她编织的宁静宇宙。
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感受其“安宁”,而是尝试去触摸其“根源”。她的意识沿着那无数文明智慧凝结的规则丝线,向着“永恒梦境”的最深处蔓延。她看到了“织星者”将想象力化为现实伟力的壮丽诗篇,看到了无数生灵在其中构建理想国度的奋斗与辉煌,也感受到了这片概念宇宙为了维持自身存在,与外部大宇宙规则之间那永恒不变的、微妙的张力。
就在她的意识触及那片由最纯粹“织梦”规则构成的、如同胚胎般的核心区域时,一段被加密隐藏的信息流,如同被触发的防御机制,悄然流入她的感知。
这并非“织星者”遗留的信息,其信息结构更加古老、更加……抽象。仿佛是对某种宇宙底层规律的描述。
信息流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或者说,一个可能性:“永恒梦境”这类高度发达、规则自洽的概念宇宙,其存在本身,会对现实宇宙的规则结构产生一种潜在的“锚定效应”和“共鸣效应”。它不仅可以作为避难所,在特定条件下,如果能将其规则结构与外部现实宇宙的某个“规则奇点”或“信息节点”进行**超限共振**,甚至能……**短暂地、局部地“覆盖”或“重写”现实宇宙的底层规则**!
但这需要巨大的能量,一个强大的现实支点,以及……难以预测的风险。这种“重写”是暂时的,范围有限,而且极有可能引发现实宇宙规则的剧烈反噬,甚至可能加速“永恒梦境”本身的崩解。
这是一个双刃剑,一把可能伤己更甚于伤敌的、危险的“规则武器”。
星语的心跳骤然加速。这或许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能够打破僵局,甚至对“仲裁官”或“收割者”造成实质性威胁的“战略威慑”!但使用它的代价,同样巨大到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