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昨晚他们之所以敢贸然出兵,很有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叛逃过去的杨勇的挑拨和教唆。
想到昨晚边关之袭,有杨勇挑拨和教唆敌军的可能,熊廷弼和徐啸二人对杨勇的憎恨又增加了几分。
熊廷弼和徐啸一路闲聊着,不知不觉间就到达了迎接袁大人的路口。
今天熊廷弼他们原本在处理杨勇的事上,就耽误了一些时间,再加上骑马而来的这段时间,可以说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可是就算这样,他们来到五里之外的路口又等了一个时辰,也未见袁大人的到来。
站在迎接的路口,久久未见那袁大人的到来,本来脾气不好,又性子急的熊廷弼,也受不了了。
他派人骑快马去前面查看,又大半个时辰过去后,查看的人回来禀报说:“二十里内,未见有哀大人的人马。”
熊廷弼听了查看的人回来禀报后,心道:“袁应泰,我的袁大人,今天熊某率领边关将领,以正礼来路口迎接你,可谓给足了你面子;而你昨天就让人传报,说今天一定会到,可直到现在还迟迟未到,你这又是何意?
若不是看在你曾在边关缺衣少粮最为严重之时,想法征集物资,助我所需,我今日何必要多此一举?熊某都已经是要被降职,离开这里的人啦,此时此刻何须还要讨好于你?”
原来,这即将到来任命的袁应泰袁大人,在京里为官之时,有一次边关粮草等物资,一时供济不上,身为辽东主帅的熊廷弼,便写贴子向京里禀报求援。
那会京里的官员们大多人对熊廷弼的求救都是装作没看见也无动于衷,唯有这袁应泰不但将此事报于了皇上,还积极的想法征集物资送于边关,这样才使得边关解了燃眉之急。
可是,即便之前有着如此的一个“恩情”,此刻在面对左等不来,右等也等不来袁大人的情况下,熊廷弼还是有点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