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永不加赋

铁血明骑 省墨 1626 字 10天前

不少大臣都紧张的翻看着奏折,他们发现事情都处理完了,该给的意见也都给过了。

于是,被桌子砸出去的赌徒们,彻底的慌乱了。

就像前文说的那样,有些位置,栓一条狗在那里,其实也就足够了。

可惜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还以为能拿捏一下皇帝。

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幕僚被陛下连夜接走了。现在看来,这些奏折,应该就是他们处理的。

陛下也透露了些口风,在今年五月份的全国考察中,将重新选择六部的京官。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皇帝有意透露出来的。他们的幕僚,将有机会取代他们的位置。

而那些该死的辞呈,还在陛下那里。

他没有批,但是也没有退回来,而是等着自己去找他。

想起昨夜里,陛下的传递过来的口谕,有不少官员只觉得脸上是火辣辣的疼。

朱由校没时间理会这些既当又立的玩意,他觉得怎么也要拿捏一下他们,以后别再动不动就拿辞职说事儿了。

罗雨星也领取了勘合,带着他的马戏团离开了京城。随着“白莲教马戏团”的下乡慰问演出,朝廷也行文至全国,让他们务必要保证这个马戏团的安全。

在谁的地盘上出事,就让谁负责,跑都跑不脱。

沈先生现在统领着军机处,他的儿子也顺理成章的进入了朱由校的眼中。

在得知杨延宜准备让沈诚和王修二人负责宣传时,朱由校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政令不下县,是因为老百姓根本不了解朝廷的政策。

也就是说,朝廷的政策的解释权,都在县官那里。

比如赋税,朝廷明明已经减免了赋税的,但县官一句话,就可以照额全收。

有鉴于此,朱由校在礼部的下属单位中,新成立了一个新闻司。

沈诚和王修作为正、副司郎中。

他们正在与军机处商议,讨论出一套可以让政令真正下达到县的操作方式。

而这套班子,首先要宣传的正是天启朝的第一项朝廷政策。

永不加赋。

……

辽东,开原。

开原已经得知了铁岭丢失、左都督马林,沈阳总兵贺世贤战死的消息。

那颗用军旗包裹着的头颅,也被封存了之后,连同铁岭一战的经过,八百里加急送往了京师。

同时出发的,还有熊廷弼和王化贞派出的信使。

毛文龙双目皆赤,以为马林是为了将他保全下来而战死的。

他不知道马林已经早就心存死志。

可他们在开原左等、右等,等了好几天,也没见到有一兵一卒前来。

就连他们派出去的游骑兵,也没有发现建奴的踪迹。

最后,毛文龙再也坐不住,亲自带兵前往铁岭,却发现了铁岭已成一座空城,而建奴不知所踪。

他返回开原,苦思冥想之后,率军离开了开原。

而他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这个决定,才让大明在辽东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