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铁、铜矿、乃至硝石、硫磺等物,无不是他们贩卖给建奴的。
登莱那边,自有袁可立去负责海运的稽查,而这山海关,则是第二处必经之路了。
杨延宜没有点破吴襄的小心思,而是问道:“那宣府那边?”
就这么一句简单的问话,却让吴襄凝望了他许久。
一个多月之前,他还是一位小小的锦衣卫百户,自己为了提前为儿子布局,让吴三桂加入了他的队伍。
现在一个多月未见,吴三桂已经是朝廷钦命的参将了。
而这位年轻人,已经做到了武将、文臣的顶峰,再难以望其项背。
“我手底下有个叫做满桂的把总,冒昧的去找了孙督师密谈,之后他就被提拔为宣大副总兵,调任居庸关了。”
杨延宜一愣,却是哈哈大笑,他知道孙承宗已经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吴襄的脸色却不是那么好看,因为查晋商走私的事情,势必会查到他头上。
因为吴三桂的关系,两人之间倒也还算融洽。
杨延宜知道吴襄的小心思,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太皇太后、李太妃的兄弟都因为贪腐而被查办了,但这事到他们那里就算结束了。”
“陛下撤除了内宫十二监的大半差事,你看我这队伍中,就没有配置监军。”
吴襄听完,抬起了头。
“大明以文抑武的时代结束了,把握住机会吧,吴总兵。”
杨延宜说完,拍马就离开了山海关。
尽管马炯非常急迫,想要尽快返回开原,但大军的速度却是急不得的。
辎重和粮草限制了大军行进的速度,他们走了两日,还没有到达宁远。
这一路行进速度已经算是非常快速了,尤其是白杆军在传授了杨延宜一项技术后。
白杆军因为长期在山林中作战,而山林中多是毒蛇和虫子,所以他们用厚实的麻布,从脚踝处开始包扎,一直包扎到腿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可以避免毒蛇虫子的袭扰,但他们也同时发现,这样包扎了之后,无论走多远的路,腿也不容易累。
杨延宜却是苦笑了一声,打绑腿可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却被他给忘了个干净。
而在他的授意下,他麾下的士兵也有意无意的透露出他们目前的俸禄水平。
在知道一个大头兵,一个月多一点,连饷银到缴获分红,竟然有超过一百两后,都是大为惊讶。
他们白杆军,现在士兵的年饷只有不到十五两,而浙兵目前的俸禄是全大明最高的,也不过一年四十两。
杨延宜也向全军公布了他们饷银的标准,普通士兵月饷四两,把总八两、千总十六两。
即便一个把总,其年俸也与现在的七品县令年俸禄接近了。
再就是缴获、军功首级的分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