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半都种上玉米,秧苗都出土半寸了,别人认不得,李俊可认得的:
“左先生,你还带来了玉米种子?这么多啊,都种了一亩半地!”
历史上,清雍正之后,玉米被广泛推广种植。之后人口实现快速增长,可以说玉米的功劳占据大半。剩下的才是水稻,小米,红薯等其他农作物做出的贡献。
李俊还知道:九千多年前,玉米在美洲大陆就有种植。到了玛雅时期,这种古老作物更是滋养了璀璨的玛雅文明……
左超然解释道:
“太子殿下啊,这玉米粒,据说最初是红毛子带到我大明沿海,作为食物售卖。农人偶种成功,逐步推展开来的。
据我所知,如今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包括南边的云南,广西等地都有种植。
我年前回京路上购得一些,而带回的土豆和甘薯坏掉大多。所以,先用一半地种玉米。”
李俊本来还想着相关于玉米、玛雅人等许多事的,听左超然提到土豆,他又跳了起来,“你还带来了土豆?”
“哈哈,老左啊,你若是将番薯和土豆一齐试种成功,我华北大地堪比江南!
那么,我更有底气再建大明于此啦!
民以食为天!我之前还一直耽忧:小冰河期远没过去,那么在这北方再建大明,是不是可以长久。
如今,天赐你左超然予我,我还耽忧个啥!”
李俊这样说,弄得左超然很不好意思的,赶紧摆手,“太子殿下,我当不起,当不起……”
“走,看看你种下的土豆怎么样啦!”
李俊却很是性急,都拉起左超然要去看种下土豆的地方。
左超然没有迈步,却说道:“,殿下啊,我只有二十多个土豆种子,每个都切留三眼下种,也就只种有百来窝。
您看,在前面拢高一排土的小垄块里,如今牙子出土,已见青苗。
如果这茬收成好,我准备明年将这茬的收获再做种子,种它两茬试试。”
“哦,”
李俊应声后,看着还有其他地也已拢沟起垄,就问:“这剩下的地,你都要栽番薯?”
左超然再做说明:
“也是番薯种不够,我培育的薯苗明后天就可以剪枝培根,然后下地栽植啦。这一茬也还是只有百多颗吧。
等收成后,保根,留杆都做好,明年怕是这三亩地都可以栽满!
所以,今年只能这样。
不过,我不会让剩余的地荒着。
太子殿下,我还带有好东西呢!
您听说过花生吗?
这东西像玉米粒,好带,还不会那么容易坏掉……
所以,剩下的近一半地啊,我今年种花生!”
李俊哪会不知花生!
在他的记忆里,花生大约在十六世纪中叶(1530)传入大明。
但由沿海传入内地,再到北方的过程太慢了。
据说直到清朝乾隆时期,花生仍然还是稀少的食品。
在后世那个年代,炒花生可是李俊的最爱!
李俊啊,心里都满是渴望了:要不了多久,自己又可以包里装着炒花生。想起来了,捏碎花生壳,丢两颗花生米进嘴里嚼嚼,多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