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我军四万众哎!调度得当,运作有序的话,花不了多长时间后,战士们即可踩着鱼梁道,冲到城头上去战斗啦。”
“来的路上,我还看到了后勤兵们随军运粮推着的独轮车(木驴)。现在集中起来,给予加装上盾牌,于建造鱼梁道,都是大有用处,效率还可提高……”
“妙啊!”宋献策叫好之后,再次面向同样欣喜的李自成,启奏道:
“皇上啊,我军此来,携带粮草不多,就是应该尽快攻破城池,获得补给,这是其一。”
“其二呢,清军已来。按太子殿下的预计,明天夜间多尔衮即要到达山海关外。我军必须倚仗山海卫各城东面的高大城墙,才可以跟清军抗衡。”
“其三,夺下了山海城,散布于各城、堡里的吴三桂军……哪怕去搞偷袭的二万关宁铁骑,都会立即投降大顺………”
“若用崇祯太子此妙法,我军完全可以在多尔衮率军到达前,将吴三桂军给予解决了。”
“回过头来,以逸待劳,利用易守难攻的地利,还真可以给予清军予重创……”
“真就是打了个时间差,即是获得一战定乾坤的空前大胜利!”
“妙啊!妙哉!哪怕诸葛、刘伯温,都是想不出如此的妙计啊!”
“妙个屁!”刘宗敏又跳了出来,当场给宋献策泼了盆冷水道:
“三个问题!”
“一,我军能不能越过石河滩?”
“都对西罗城,山海城向西的红衣大炮当摆设了吗?”
“还从敌军阵两翼插进去?怕是要硬挨红衣大炮发射的炮弹狂砸,先就死伤无数,哪还有攻城的锐气?”
“二,就算越过了石河滩,去到西罗城墙下,我军要死多少人,才能建造起一条鱼梁道?”
“我们谁是战争小白?不知道于攻城来说,最艰难,付出代价最大……就是靠近城墙的时候嘛!”
“如果一座城里哪怕只有二千兵,攻城方付出上万人生命的代价,都不一定攻得上城头去。”
“忘记了在宁武关城下死去的将士们啦?周遇吉收下不过几千兵,凭城据守杀死我军数万人!”
“那就是没有了我军在河南、湖北、陕西的攻城攻城利器可用的结果啊!”
“那时候,每遇坚城,我军都是驱赶数万、数十万流民去到城下做炮灰……”
“等城上将守城器械都消耗光了,我主力部队才可踩着流民尸体,爬到城头上去。”
“如今呢?哪有什么流民!连找个探听城里信息,关外消息的老百姓都是寻找不到哇!”
“让我大顺军将士直接去到西罗城、山海城下做炮灰,咱老子可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