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远也打开了宁野开课的思路。
宁野之前一直有一种不自觉的刻板印象,或者说来自现代人的偏见,总觉得古代的中餐不如现代。
毕竟,无论是食材、香料还是烹饪工具、手法,现代都有时间积累下来的后发优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餐饮整体来看,这或许没错。
但是,平和饭店主打的是高端人群,这群人钱多的很,你以为他们吃的真是那顿饭吗?
不,用时下很火的一个词来说,人家吃的那是这顿饭赋予的情绪价值。
比如说,你这道菜,如果是有历史文化门道的,是古代宫廷密不外传的,是要经过108道人工手续花好几个小时精心制作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哪里都能吃到的,那你的附加值就是高,卖得就是贵。
关键是,这群人他就买单这个。
毕竟,没钱时将就是常态,有钱时讲究是人性。
所以说,宁野思路打开后觉得,你拿整个古代和现代去对比,那自然现代完胜。但是如果你把苏轼甚至是劳之逸、隆三、牛富贵几个御厨单独拿出来,他们的手艺活,不说吊打现在的名师大厨,起码也有一战之力。
毕竟人家也是系统千挑万选特聘来的。
久经考验才或史书留名、或选进宫当御厨,一旦苏轼也有现代香料,也懂现代烹饪设备和手法,你就看他会不会给你惊喜吧。
宁野觉得,很可能苏轼等人的水平远远不只是在学校当个膳堂老师,给他们解决日常饮食问题。
那几个御厨先不论,苏轼本人是绝对有资格在宁野的学校开一门古法烹饪课的。
这也是国学啊,你不会以为国学就只是弹跳吹唱射箭骑马吧?
所以说,宁野觉得自己的思路被打开了。
真没想到,这一趟出来,竟然建立了汉服T台走秀和古法烹饪两个新的校企合作,简直就是打开了办校新世界的大门。
宁野和卞远说,等回去考虑考虑再给他答复,其实是,宁野要和系统商量。
毕竟,苏轼现在是学校膳堂的负责人,还有日常后勤工作要做,如果再让苏轼开课的话,岂不是得加钱?
除了加钱,还得让系统再加派人手啊!
对待咱可爱又可敬的老祖宗,可不能学资本家那么心黑。
魔都团建的首日,在充实中迎来落幕。你以为这一天就结束了?
不不不,一起团队旅行过的都知道,事情还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