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为什么要跟自己一个童生都还不是的社学生讲这些天灾人祸、内外交困的大事呢?
徐鹤有点疑惑。
本以为谢鲲会继续这个话题,但他收敛一番心神后,开始问起了徐鹤的学业。
“听说你《四书》业已通读,本经选好了吗?”
跟丰坊一样,谢鲲问徐鹤学业的重中之重也是查问本经。
徐鹤道:“还未选择,不知五经中,师伯觉得哪一经合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五经的选择,对于现阶段的徐鹤来说并不紧迫,直到乡试和会试,首场考两篇文章,一篇四书文,一篇五经文。
四书文相当于后世的语数外,这都是必考项目,卷子也都一样。
但五经文则考士子本经,也就是五经中,假如士子选《礼记》,五经文就考《礼记》相关的题目。
但这种不紧迫只是相对而言,以徐鹤通读《四书》的水平,已经到了提前选择本经,开始研究五经题的时候了。
“本经选择需要慎之又慎,我给你个方向,首先,你要从五经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那本,这样读之有味,能够坚持!”
徐鹤闻言点了点头,这个好理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嘛。
想到这,他首先排除了《礼记》、《周易》,这两本说好听点微言大义,说难听点艰涩难懂,实在不是他兴趣所在。
“其次……”谢鲲继续道,“本经最好是地域专经或者家学渊源,这样能有人跟你切磋经义,砥砺成长!”
“地域专经?”徐鹤有点懵逼,确定是【专经】而不是【专精】?
谢鲲仿佛感觉到了他的疑问,解释道:“地域专经是指某些地方的读书人相对集中的选择五经中的一门经典作为自己应考的本经。”
“比如浙江余姚的读书人大多选择《礼记》作为自己的本经!”
“江西安福士子擅治《春秋》!”
“常熟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