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他面无波澜,强压下好奇,将手里的卷子又大概分出了些名次。
“去,把中段的卷子全都拿过来!”杨寅秋吩咐伺候在旁的道台衙门书吏。
等书吏们将几筐卷子抬来,他又是一阵翻找。
彭汝玉和书吏们见状心中不由好奇,这大宗师到底在做什么?拿到卷子不是一一比照,而是先看页首姓名,倒像是专门找谁的卷子来着。
但考场之后,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大家全都选择缄默不言,准备看看杨寅秋到底在寻找谁的卷子。
可是一通翻找下,杨寅秋还是没有在这些卷子里发现徐鹤的试卷。
他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不可能吧?难道是上选之文?”想到这,他后背浮出一层热汗。
这时候叫他把中段卷子看完再看上段,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他皱眉急切道:“去,把上段的卷子全都给我捧过来!”
书吏们一头雾水地相互看了看,全都搞不懂杨大人这是抽了什么风。
但大家终究不敢多问,几个人去了,又将上段的卷子拿来。
杨寅秋几乎是瞪着眼从第一份卷子看起的。
四书题的筐中,当他看到三十多份时,徐鹤的名字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帘,他心中“咯噔”一下,转而看向文章,下一秒,脸上火辣辣地蔓延开来,瞬间让他那不怒自威的脸皮通红。
彭汝玉见状好奇地凑了过去一看,首先卷面上那笔字就让人心情舒畅,一笔一划规规矩矩,再看破题之言:“【圣孝之大,一德之所致也】。”
老彭见到这个熟悉的开头,恍然大悟道:“原来大宗师找的是这篇佳作!”
杨寅秋心中有苦难言,他哪里是找文章,他明明是寻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