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掩耳盗铃的中堂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1208 字 9天前

“请公子稍待,洒家先行通禀老祖宗!”

徐鹤拱了拱手。

本以为那小太监走后,自己就能观察观察周围环境来着。

谁知这时又有个太监走了进来,跟徐鹤交代了很多面圣的规矩后才放他有空看看这偏殿。

首先让徐鹤感到不同的就是地上的大块八卦紫金砖,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办法烧制出来的,这砖有磨砂的质感,上面刻绘八卦太极阴阳鱼的图案。

踩在上面很是舒服,而且地上很暖和,估计烧了地龙。

徐鹤抬头看向四周,四面墙上很是素净,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

倒是北面墙上挂着一副字。

上面写着几行飘逸的行书大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可见欲,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徐鹤眼睛微微眯起,盯着左下方的落款。

“至正十八年张鏊敬录太上道君语训!”

落款下是一方大红用印,上镌“御书”两个篆字!

这段话,是老子《道德经》上摘录下来的,不过张鏊,哦,也就是至正帝,并没有将这段抄录完全。

其实原文因该是,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说的是不推崇有才能得人,免得人们竞争,不珍视难得的财货,不让看到的人去当盗贼,不让看到的,可能引起贪欲的事物,让民心被扰乱。

反正,说白了就是无为而治那一套。

徐鹤想想,还真特么挺讽刺。

在清修的地方,这位陛下亲书了一篇无为而治的中堂。

但无为而治本来就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你不是物我两忘,潜心修道吗?

怎么还思考怎么治理国家?

这多少有点掩耳盗铃的嫌疑了吧?